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詞不達意     
瀏覽人次:11652 收藏人次:102807
所用的言詞無法適切表達心意。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高安城隍廟記》:「蓋五百年而書功烈者詞不達意,余嘗歎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大凡譯技藝的書,必要是這門技藝出身的人去譯,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詞不達意的毛病。」也作「辭不達意」、「辭不意逮」。
    
瀏覽人次:31895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20518 收藏人次:481983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瀏覽人次:17572 收藏人次:5118283
4.表現。如:「詞不達意」。
    
瀏覽人次:12323 收藏人次:4625959
語言表義的基本單位。如:「名詞」、「形容詞」、「單音詞」、「合成詞」。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一種格律文學。興起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或稱為「詩餘」、「長短句」。
達意     
瀏覽人次:670 收藏人次:0
表明意思。《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序》:「六蓺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
不達     
瀏覽人次:313 收藏人次:0
1.不通。《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理塞則氣不達,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晉.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二:「形影參商乖,音息曠不達。」
2.不發達。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七:「主父宦不達,骨肉還相薄。」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夫四聰不達,華陽君所謂亂臣。百姓無冤,孫叔敖稱為良相。」
3.不瞭解。漢.班彪〈王命論〉:「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不達其故。」南朝梁.任昉〈百辟勸進今上牋〉:「某等不達通變,實有愚誠。」
辭不達意     
瀏覽人次:10856 收藏人次:0
所用的言詞無法確切表達心意。如:「他太緊張,說起話來辭不達意。」也作「詞不達意」、「辭不意逮」。
精緻語言類型     
瀏覽人次:2563 收藏人次:0
緻語言類型。中低階層的家庭語言較不重視子女的語言表達,子女使用句子較短、字彙較多、詞類及附屬句較少,詞不達意的情形較多,屬於限制語言類型(restricted language type)。進一步伯恩斯坦提出學校教育所用的語言類型偏向中上階級所熟悉的精緻語言類型,使得中上階層學童在入學前就已具備精緻語言類型能力,因而獲得學校教育成功。而來自中低階層的學生,在學校中面臨語言類型的轉變而適應不良,造成可能的學校教育失敗。
辭不意逮     
瀏覽人次:315 收藏人次:0
所用的言詞無法確切表達心意。宋.劉學箕〈松江哨遍.木葉盡凋詞.序〉:「至欲作數語以狀風景勝概,辭不意逮,筆隨句閣,良可慨歎。」也作「詞不達意」、「辭不達意」。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