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詞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辯時,因為理由或準備的材料不充分,以致於無言以對。《聊齋志異.卷二.紅玉》:「生詞窮,不能置辯。」
理屈詞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理虧而被反駁得無話可說。《紅樓夢》第一一八回:「你既理屈詞窮,我勸你從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也作「詞窮理屈」。
詞窮理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理由不充分,而無言以對。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切詳按問,自言皆是詞窮理屈,勢必不免。」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齣:「看他詞窮理屈,任我羞慚,只自忍氣吞聲。」也作「理屈詞窮」。
詞窮理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言以對,無理可論。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竊聞明詔,已察其實,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義,身非己有,詞窮理盡,不敢求去。」也作「詞窮理絕」。
詞窮理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言以對,無理可論。《五燈會元.卷一○.清涼文益禪師》:「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近一月餘日呈見解,說道理,藏語之曰:『佛法不恁麼。』師曰:『某甲詞窮理絕也。』」也作「詞窮理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終極、盡頭。如:「趣味無窮」、「理屈詞窮」、「層出不窮」。《北史.卷五五.列傳.杜弼》:「燭盡則光窮,人死則神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表義的基本單位。如:「名詞」、「形容詞」、「單音詞」、「合成詞」。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一種格律文學。興起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或稱為「詩餘」、「長短句」。
侃侃而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理屈詞窮、噤若寒蟬、沉默寡言
義正辭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理屈詞窮、強詞奪理、張口結舌、油腔滑調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理屈詞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