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7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話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人當作談笑的言論行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今說一個恃本事說大話的,受了好些驚恐,惹出一場話柄來。」《醉醒石》第三回:「當初那馮老在日,承他好意,要將女兒招贅我。不料揀得日子,馮老沒了。至今結親不成,空做一場話柄。」也作「話把」、「話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如:「說話」、「傳話」、「正經話」、「話中有話」。
談論、敘說。如:「話別」、「話舊」、「閒話家常」。
話梅:用梅子醃製的一種乾而味酸帶鹹的零食。或稱為「酸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言語或行為可被人當作攻擊、要挾的事情,或作為取笑的話題。如:「把柄」、「話柄」、「笑柄」。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我倒不怕山遙水遠,渴飲饑餐,只是我趁興而去,難道還想敗興而回?豈不畫蛇添足,轉落一場話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朝廷固無辭以罪之也。」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落人口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為別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如:「立身處世要小心,以免落人口實。」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昶熙不察日使意圖,隨口回答:「(台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日方遂抓住這句話柄,向「無主番界」出兵。 貳、經過日本以清廷認為台灣番界以東為「化外」的理由,圖謀出兵的舉動,在日本引起不小爭議,雖有官員表示反對,但在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的堅持下,日軍不顧一切向台灣出兵。1874年5月,日軍在射寮(今屏東縣車城鄉)登陸,清廷毫無所悉,經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Thomas Wade)告知總裡衙門,才獲得訊息。日軍在恆春整軍後,一面攻擊車城、枋山、獅子的原住民部落,一面前往滿州原住民部落招撫,清廷原擬以海難糾紛...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生活際遇,都是命中注定的。參見「一飲一啄」條。《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像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誰知兩下機緣未到,臨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時戲語,終身話柄。」
海誓山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誓山盟」條。 01.宋.陳允平〈蝶戀花.樓上鐘殘人漸定〉詞:「一曲胡笳,別後誰堪聽。誓海盟山虛話柄,憑書問著無言應。」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蘅舫是一向有了交情的,誓海盟山,已有白頭之約。」 參考詞語︰盟山誓海注音︰ㄇㄥˊ ㄕㄢ ㄕˋ ㄏㄞˇ漢語拼音︰méng shān shì hǎi釋義︰即「海誓山盟」。見「海誓山盟」條。 01.元.王德信〈四塊玉.信物存套.採茶歌〉曲:「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 02.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三齣》:「人似玉,貌如花,盟山誓海作生涯。」 參考詞語︰山海之盟注音︰ㄕㄢ ㄏㄞˇ ㄓ ㄇㄥˊ漢語拼音︰shān...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