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誤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理解錯誤、判斷錯誤。如:「我原本是一番好意,想不到你卻誤解了我的意思。」
2.不正確的看法、見解。如:「決策單位決定對外公布公司的營運狀況,以消除外界的諸多誤解。」
誤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除擷取錯誤的資訊。
誤解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研究指出,學生對於自然現象所持的觀點和其解釋模式常有別於科學家們對該相同事物的認定,若學生對於某自然現象,原先已有了不正確的想法,這些想法容易對教材內容產生誤解而造成迷思。
  柏金斯(D.N. Perkins, 1988)等人指出,誤解的型式(pattern)有三種:生手型式(naive pattern)、慣例型式(ritual pattern)和難題型式(Gordian pattern)。
  生手型式的誤解是最常見的型式,此名詞點出大部分生手學生的思考方式。這些學生通常不具有充分的知識,誤解通常出現在正式教學之前。
  比起生手型式的誤解,慣例型式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看法。如:「見解」。
答案。如:「解答」、「不得其解」。
明白。如:「了解」、「理解」、「費解」、「諒解」。
鬆脫、免除。如:「解開」、「解脫」、「解除」、「解渴」。
分割、剖分。如:「分解」、「解剖」、「瓦解」、「難分難解」。
陳述、說明。如:「講解」、「解析」、「解釋」、「辯解」、「解說」。
使對立的情況不再持續緊張。如:「排解」、「勸解」、「調解」。
排出大小便。如:「小解」、「解手」。
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
解元:古代科舉鄉試第一名。
解縣:大陸地區山西省內的一縣。姚渠河斜貫其間。有同浦鐵路通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如:「錯誤」、「筆誤」、「誤會」、「誤解」。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顧事情真相,隨意批評。參見「口中雌黃」條。如:「由於他信口雌黃,造成大家對老李的誤解。」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不相通的義理勉強湊合解釋。[例]對於不了解的事,千萬不可穿鑿附會,以免造成誤解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洋興嘆」這句成語就從「望洋向若而嘆」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力量不夠而感到無可奈何。後人也有望文生義,誤解「望洋興嘆」為對著大洋興嘆,此解不可取。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概要.文字形義學.後記》中提出「像形和指事的界限,是學習六書的難點。遇夫先生說:指事一書,前儒頗多誤解,而近代之王筠尤甚。王氏何以致誤?以彼於指事之事謂就字義而言,不知其當就字形言也。例如齊字以禾之等表齊,飛字以鳥之舉表飛,皆像形字也。而王氏雲齊飛皆全體指事。因齊飛二字皆表動作,於文法為動字故以為指事。是據本字之字義定指事,非以字形定之也。……總括言之,指事乃就字形為說,非就字義為言也。究極言之,指事之事乃符號也。符號與圖畫不同,故指事與像形別也。符號與義訓無關,故指事與文法不能相合也。」四,漢字學意義:因此,抽像或形...
切膚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難忘的感受與經驗,如《聊齋志異.卷七.冤獄》:「受萬罪於公門,竟屬切膚之痛。」便是這個意思。今人或誤解「切近」之「切」,為「切割」之「切」義。若作切割解,切音ㄑㄧㄝ,「切膚之痛」就變成指切割肌膚的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