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9.6395 ms
共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課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教學活動的進行。如:「課堂的秩序良好。」
|
課堂注意事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堂注意事項(Classroom Note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教師在接一個新班級時,應該要先掌握班級學生名單,了解班級學生的家庭背景、父母親的教養態度等。必要時,向原來的級任導師請教班上學生的學習情形,以及需要注意之處,例如哪一位有特殊的疾病需要注意?哪一位學生需要哪些輔導專業方面的協助等。 內容說明一、深入學生背景才進行教學級任導師對班級學生的各項背景,應該要多花時間了解,才能在班級生活中提供適當的協助。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基本資料不了解的話,在第一次上課時產生的尷尬情形,同時成為學生嘲...
|
第二課堂(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課堂曾經是大陸地區對學科課程的課堂教學以外的教育活動的一種泛稱。由於在一系列課堂教學以外的活動中,有一部分是教學計畫規定學科之外,但又是學生感興趣的課餘愛好的學科或技藝,是形成學生特長的主要渠道,傳統稱之為「課外活動」,或稱為「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但就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來說,應無所謂「課內」、「課外」,因而近來稱之為「第二課堂」。但也有人提出異議:新的課程計畫已將「課外活動」納入活動課程系列,就無所謂「第二」;同時它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一部分,不宜稱「第二課堂」。
另一類意見主張,可以將「第二課堂」、「課外活動」和「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統稱為「課外興趣活動」。此處的「課外」的課,... |
課堂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堂測驗」是由教師依自己教學的需要而自編的測驗,主要是用以評估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因此,課堂測驗特別重視內容效度。課堂測驗的內容主要是某一知識領域的一個代表性樣本,用以評估學習者在該知識領域的學習情形。
課程測驗的編製需以雙向細目表(two-way specification table)為藍圖,據以編擬試題,以使測驗能夠測量到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另外,一分好的課堂測驗,在試題的編擬上也必須講究命題的技巧,符合命題的原則,並考慮試題的難度、鑑別度等特質。推課堂測驗的編製過程、實施、計分與解釋較缺乏標準化,故比較主觀。 |
第二課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課外教學活動。
|
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專門用途的房屋。如:「課堂」、「食堂」、「禮堂」、「佛堂」、「紀念堂」。
|
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活動。如:「課程」、「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如:「課業」、「功課」、「體育課」。
督促學習。如:「課徒」、「課子」。
行政機關處理特定事務的單位。如:「出納課」、「總務課」。
徵收。如:「課稅」。
量詞。用於計算教材課數的單位。如:「今天我們上第三課。」
|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3>。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注解〕
(1) 記問:背誦學問,在課堂上講說。記問之學指沒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學問。
(2) 舍:同「捨」,暫時放棄。
(3) 箕:畚箕。以竹篾或柳條編成,用以盛土的工具。
|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與學互相增長,指通過教授、學習,不但能使學生得到進步,而且教師也會從中獲益。[例]在課堂上師生之間良性的互動,可以得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
精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點中,教師具有高水平與知識,因此被尊為權威,是為專門科目或學科的大師與值得效仿的模範。教師必須掌控課堂活動,並且很少根據學生的意見來決定課程內容。(Allan C.Ornstein,2004) 精粹主義v.s永恆主義 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一致主張恢復基本學科為教育過程中心,強調心智的訓練,並且以教師為中心,但相異之處可歸類為以下四點(Allan C.Ornstein,2004;黃政傑,2000):永恆主義者注重古典學科,精粹主義者更願意納入現代學科。偉大的經典不只有永恆的真理,精粹主義者認為閱讀經典是因為經典有使我們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