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2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課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發展是指課程經過發展的歷程與結果,強調演進、成長的課程觀念,即課程發展是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方案,並強調實際行動與發展演進,以顯示課程並非只是純粹思辨的理論產物,而是付諸教育行動的歷程與結果。
  課程發展不同於強調方法技術的課程設計,課程發展的重點是強調課程目標、內容、活動、評鑑程序所發展的「過程」,包含課程決定的互動和協商。即課程發展所重視的焦點是有關教學計畫的過程、人員組織和人際互動等。
  課程發展的歷程,包括四個連續性的階段,此四個階段,可經評鑑進行不斷地回饋及改進:
  1.研究階段:包含問題檢討、需求評估和文獻探討。
  2....
課程發展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課程發展委員會1.1 法源1.2 相關規定1.3 具體運作1.3.1 大型學校1.3.1.1 推行方式1.3.1.2 困難點1.3.2 中型學校1.3.2.1 推行方式1.3.2.2 困難點1.3.3 小型學校1.3.3.1 推行方式1.3.3.2 困難點1.4 未來建議 課程發展委員會 法源 相關規定壹、依據:本要點依據教育部87.9.30公布之「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訂定之貳、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以學校為基礎的課程發展工作。從一九七○年代以來,歐美國家體認到學校自身進行課程設計的重要性,認定教師不僅是課程的使用者,也是課程的發展者;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發源於學校,以學校為中心,以教育人員為行動的主體,賦予學校課程設計的權責。
  一九五○年代末期盛行的課程運動,是一種全國性的課程發展模式,稱為研究、發展、推廣、採用模式;其限制在於由上而下的課程設計模式,以學科尖端研究為主導,於是課程標準、指引及課程大綱的訂定均有中央集權的趨勢。而一九七○年代以來,反集權、重民主與自治的潮流興起,產生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運動,該運動係一草根性(由下而上)的課程改革,透過學校的...
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teaching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目錄1 一、學校教師角色2 二、教師專業文化3 三、教師即顛覆者4 四、沒有實質變革的革新5 五、教師即教室研究者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學校教師角色事實上,學校教師可能扮演教練、發展者、中介的媒介、研究者、被動的應變者等角色,而這些學校教師角色往往與政府所委託的課程改革推動者心目中所認定的學校教師角色相關,並且與其對學校教師所持的期望態度有著密切關連,而且也可能進一步反映出當時社會文化脈絡中的學校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開、舒張。如:「展開」、「展信」、「舒展」、「展顏」、「展翅」、「愁眉不展」。
陳列。如:「展覽」、「展示」。
陳列事物以供參觀的活動。如:「書展」、「特展」。
事情的演變。如:「發展」、「拓展」。
放寬、延長。如:「展緩」、「延展」。
實施。如:「施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路的一段。如:「里程」、「路程」、「送你一程」。
事情進行的經過或順序。如:「過程」、「歷程」、「議程」、「日程」、「課程」、「程序」。
衡量、估計。如:「計日程功」。
階段、地步。如:「程度」。
法式、規範。如:「章程」、「規程」、「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活動。如:「課程」、「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如:「課業」、「功課」、「體育課」。
督促學習。如:「課徒」、「課子」。
行政機關處理特定事務的單位。如:「出納課」、「總務課」。
徵收。如:「課稅」。
量詞。用於計算教材課數的單位。如:「今天我們上第三課。」
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展、進步。如:「自由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很受國際社會的重視。」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能有所依循。實有課程是學校計畫內或計畫外確實存在的一切課程,包括顯著課程與潛在課程。顯著課程是將課程發展設計者的意向納入而陳述出來的課程,包含顯而易見的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二類。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在學校授課時間表上安排的教學科目,如國文、數學、綜合活動等、及活動課程,如聯課活動與班會等,其有一定科目結構與目標結構。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舉凡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如升旗、園遊會、旅行、競賽等學習經驗等都是非正式課程,其採取較不正式、不嚴格的教學方式,但對學生的影響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