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2.9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課程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順序指課程內容呈現的次序。泰勒(Ralph Tyler)認為順序係指每一繼起的經驗雖然建立在前一經驗上,但應對同一題材做更廣、更深的處理。順序是學習先後的問題,亦即那些內容該先教,那些該後教。課程順序如果排列妥當,則有助於學生的學習。用來決定課程順序的規準來自於對學科結構以及學習心理所持的觀點。
  就學科結構而言,順序會隨內容的組織原則而不同。順序性通常指內容的垂直組織,因此一些垂直組織原則可用來闡釋決定課程順序的規準。一些比較常用的原則為:
  1.從簡單到複雜:此原則可見諸於生物、化學和文法。在此,順序為由簡單的下層元素到上層的複雜結構,如化學科的內容常常是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列的次第。如:「程序」、「次序」、「井然有序」、「依序入場」。
正式的活動開始前的。如:「序曲」、「序幕」。
文體名稱。一般置於書前,陳述作品內容、著作經過的文章。如:「自序」、「代序」、「序言」。
古代的學校名稱。如:「庠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循。與「逆」相對。如:「順風」、「順流」、「順序」。
遵循、服從。如:「歸順」、「順從」、「順理成章」。
隨。如:「順口」、「順手」、「順應」。
剛好、就便。如:「順便」、「順路」。
適合、如意。如:「順心」、「順眼」、「唸起來很順口」、「這枝筆用起來很順手。」
通暢。如:「通順」、「順暢」。
整理。如:「拿把梳子把頭髮順一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路的一段。如:「里程」、「路程」、「送你一程」。
事情進行的經過或順序。如:「過程」、「歷程」、「議程」、「日程」、「課程」、「程序」。
衡量、估計。如:「計日程功」。
階段、地步。如:「程度」。
法式、規範。如:「章程」、「規程」、「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活動。如:「課程」、「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如:「課業」、「功課」、「體育課」。
督促學習。如:「課徒」、「課子」。
行政機關處理特定事務的單位。如:「出納課」、「總務課」。
徵收。如:「課稅」。
量詞。用於計算教材課數的單位。如:「今天我們上第三課。」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達教育目標所規畫與實施的一切教學科目或活動。
2.古代依物價高低而訂定的稅額。《元史.卷七.世祖本紀四》:「諸路課程,歲銀五萬錠,恐疲民力,宜減十分之一。」
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次而不亂。《魏書.卷五.高宗紀》:「即位以來,百姓晏安,風雨順序,邊方無事,眾瑞兼呈,不可稱數。」《文選.宋玉.神女賦》:「性和適,宜侍旁。順序卑,調心腸。」也作「順次」。
2.次序。如:「參加人員依順序報到。」
順利吉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