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16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論列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其事並列舉之,以定其是非得失。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今以虧形為掃除之隸,在闒葺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事情。如:「國是」。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列。直排為「行」,橫排為「列」。
依次排比。如:「排列」、「列隊等候」。
擺設。如:「陳列」。
放入、加入。如:「列入」、「列席」、「列管」。
眾多。如:「列國」、「列島」、「列位」、「列強」、「列祖列宗」。
量詞。用於計算成行成列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列火車」、「營房前站著一列士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如:「非賣品」、「非親非故」、「答非所問」。
錯、過失。如:「是非」。
不善的。如:「為非作歹」。
認為不對。如:「非議」、「非難」。
不合於。如:「非法」、「非禮勿視」。
與「不」、「莫」連用,表必須、一定。如:「非去不可」、「非他莫屬」。
非洲的簡稱。
非非:離奇怪誕,不切實際之空想。如:「想入非非」。
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理的對與錯。《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
2.泛稱口舌的爭論。《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替他免了一場是非,成全了功名。」《紅樓夢》第一○一回:「鳳姐知道不過是家下婆子們,又不知搬什麼是非。」
論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並列舉比較。《荀子.王霸》:「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宋史.卷三三七.列傳.范鎮》:「初,蘇軾約俱上章論列,諫草以具,見祖禹疏,遂附名同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伸直、舒展。通「伸」。《易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
闒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毛。引申為卑微低賤之意。漢.司馬遷〈報任安書〉:「今已虧形為掃除之隸,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舊唐書.卷一七七.列傳.崔慎由》:「胤所悅者闒茸下輩,所惡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懼,朝不保夕。」
卬首信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伸。卬首信眉指慷慨激昂、意氣風發的樣子。《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今已虧形為埽除之隸,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