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18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諾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諾爾(1879~1960)是德國重要的文化學派教育家,為狄爾泰(Wilhelm Dilthey, 1833~1911)及包爾生(Friedrich Paulsen, 1846~1908)的學生:是哥廷根學派的建立者;對精神科學的教育學、社會教育學、教育人類學理論的建立很有貢獻。
  他認為教育以人為前提的情形下,人類學的研究是必須的,因為人類學的研究是以人為主。他在其名著[性格與命運](Charakter und Schicksal, Character and Fortune)一書(該書已出至十餘版)中,就提出了教育要堅持以人為主,所以該書的副標題是「教育以人為主」。
札賚諾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煤礦蘊藏豐富,是漠北著名的大煤田。也譯作「札來諾爾」。
巴科斯-諾爾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定義程式語言文法的符號表示式,又稱為與前後文無關的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你們。如:「爾等」、「爾輩」、「爾詐我虞」。
如此、這樣。如:「果爾」、「不過爾爾」。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情態。如:「偶爾」、「率爾」、「卓爾出眾」。
這、那。如:「爾時」、「爾處」、「爾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應。如:「許諾」、「諾言」。
應允的話。如:「一諾千金」。
表同意的回應聲。如:「唯唯諾諾」、「一呼百諾」、「連連稱諾」。
沉默螺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默的螺旋是一個政治學和大眾傳播理論,由伊莉莎白•諾爾-紐曼在The Spiral of Silence :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中提出。中心思想是:如果人們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公眾中的少數派,他們將不願意傳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的看法與多數人一致,他們會勇敢的說出來。而且媒體通常會關注多數派的觀點,輕視少數派的觀點。於是少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小,多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大,形成一種螺旋式上升的模式。目錄1 前提假設2 重要概念2.1 準統計官能(quasi-statist...
Adobe_Photosho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oogle也正在透過Wine資助Linux版Photoshop的研究。 歷史1987年,托馬斯·諾爾(英語:Thomas Knoll)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就讀博士研究生,他用課餘時間編寫了一個叫「Display」的程式,程式的功能是讓黑白點陣圖顯示器顯示灰階影像。托馬斯的哥哥約翰·諾爾就職於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他建議弟弟托馬斯將「Display」變成一個處理數位圖像的程式,於是在1988年兩兄弟花了六個月時間合作完成這個項目。最初托馬斯想將軟體改...
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利尼(Vincenzo Bellin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倫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察哈爾的灤河上游南岸,為蒙漢交通要道,以及農墾、畜牧中心之一。舊時為多倫諾爾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