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16.0566 ms
共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謁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名刺進見。多對尊長而言。《後漢書.卷四四.張禹傳》:「況為郡吏,謁見光武。」《三國演義》第六三回:「玄德親自謁見,請問其故。」
|
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拜會、訪問。如:「謁見」、「拜見」。《左傳.莊公十年》:「公將戰,曹劌請見。」
|
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名片。《說文解字.言部》「謁」字.清.段玉裁.注:「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後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筆書謁欲賀。」
2.姓。如漢代有謁瓊。
1.稟告、說明。《戰國策.秦策一》:「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漢.王充《論衡.紀妖》:「當道者曰:『吾欲有謁於主君。』從者以聞。」
2.請求。《列子.周穆王》:「謁史而卜之,弗占;謁巫而禱之,弗禁;謁醫而攻之,弗已。」《唐語林.卷三.賞譽》:「任大理評事,日饘粥不給,嘗於安國寺相識僧處謁飧。」
3.進見、拜見。如:「晉謁總統」。《楚辭.劉向.九歎.遠遊》:「登崑崙而北首兮,悉靈圉而來謁。」《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衛大經傳》:「開元初,畢構為刺史,使縣令孔慎言就謁,辭不見。」
|
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醫扁鵲謁見過蔡桓公好幾次,都看出桓公有病,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桓公卻不肯承認,也不肯就醫,終至喪命。本指不承認有病,害怕去治療。可用來比喻問題本小不予處理,終致無法收拾。#典出《韓非子.喻老》。後亦用「諱疾忌醫」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
△「文過飾非」
|
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謁見。《說文解字.貝部》:「贊,見也。」《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其以客禮待之,令單于位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
|
人心不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接著古禮,媳婦每日謁見翁姑,這些東西還該隨身佩帶的,祇是如今人心不古,你若帶在身上,大家必譁以為怪。」
|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因畏忌而極度不安。《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新唐書.卷一二一.崔日用傳》:「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也作「背生芒刺」、「背若芒刺」。
|
逢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項斯未聞名前,以詩謁見國子祭酒楊敬之,敬之愛項斯之才,逢人就讚揚他。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四.項斯》。比喻稱揚人善。唐.楊敬之〈贈項斯〉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後比喻到處替人遊說或替人講情。清.徐枋《居易堂集》:「若足下貿貿然逢人說項,是愛我者害我,譽我者毀我也。」
|
千變萬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先觀之。」穆王曰:「日以俱來,吾與若俱觀之。」越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
|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史記•遊俠列傳》:“然其私意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言,士不虛附。”晉•陳壽《三國志•徐邈傳》:“帝大笑,顧左右曰:'名不虛傳。'” 故事 杜為禦史,分務洛陽時,李司徒罷鎮閒居,聲伎豪華,為當時第一。洛中名士,咸謁見之。李乃大開筵席,當時朝客高流,無不臻赴。以杜持憲,不敢邀致。杜遣座客達意,願與斯會。李不得已,馳書。方對花獨酌,亦已酣暢,聞命遽來。時會中已飲酒,女奴百餘人,皆絕藝殊色。杜獨坐南向,瞪目注視,引滿三?,問李云:「聞有紫雲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