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謗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進行詆毀、中傷。《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唐主探問得二將交怨,卻密地將蠟書招誘重進反叛,無非是謗毀反間的言語。」也作「毀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損傷、破壞。如:「銷毀」、「毀壞」、「摧毀」、「毀滅」、「墜毀」。
批評、說人壞話。如:「毀譽參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不實的言詞中傷別人,破壞其名譽。《說文解字.言部》:「謗,毀也。」清.段玉裁.注:「謗之言旁也,旁,溥也。大言之過其實。」如:「毀謗」、「譏謗」。《國語.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三國吳.韋昭.注:「謗,誹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
2.詛咒。《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楚郤宛之難,國言未已,進胙者莫不謗令尹。」晉.杜預.注:「謗,詛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世人、一般人。漢.楊惲〈報孫會宗書〉:「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三國志.卷五七.吳書.虞翻傳》:「性不協俗,多見謗毀。」
一而再,再而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好幾次。《蕩寇志》第三九回:「那廝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豈知他油蒙了心,一而再,再而三,直把上頭弄得惱了,就說他『謗毀大臣,語多不實』,輕輕的一道上諭,將他革職。」
毀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對人進行詆毀、中傷。漢.王充《論衡.累害》:「身完全者謂之潔;被毀謗者謂之辱。」《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也作「譭謗」、「謗毀」。
交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勾結、串通。《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收文書,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明史.卷二五八.吳執御傳》:「又劾首輔周延儒攬權,其姻親陳于泰及幕客李元功等交關為奸利。」
蠟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防洩密而密封於蠟丸中的書信。《宋史.卷三六七.李顯忠傳》:「顯忠至東京,劉麟喜之,授南路鈐轄,乃密遣其客雷燦以蠟書赴行在。」《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唐主探問得二將交怨,卻密地將蠟書招誘重進反叛,無非是謗毀反間的言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