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0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毀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誇大不實的言論對人進行詆毀、中傷。漢.王充《論衡.累害》:「身完全者謂之潔;被毀謗者謂之辱。」《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也作「譭謗」、「謗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誹謗。如:「毀謗」、「毀譽參半」。《論語.衛靈公》:「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唐.韓愈〈諱辯〉:「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不實的言詞中傷別人,破壞其名譽。《說文解字.言部》:「謗,毀也。」清.段玉裁.注:「謗之言旁也,旁,溥也。大言之過其實。」如:「毀謗」、「譏謗」。《國語.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三國吳.韋昭.注:「謗,誹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大王能夠明察才好。」  魏王說:「一切我都明白,你放心好了。」  龐蔥陪著太子到趙國。不久,惡意毀謗的,和無事生非的,開始在魏王面前議論龐蔥了。起先,魏王倒還不相信,可是禁不起謠言越來越多,魏王不由得不受影響,對龐蔥的信心動搖了。  等到魏太子質押期滿,龐蔥陪著太子安然返國。可是魏王因為誤信了謠言,對於龐蔥已不再信任,也就不再召見他。 解釋 比喻一件事情講的人多了,即使不是真實的,也會叫人相信的。 詞意 相似詞: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丁公鑿井.以訛傳訛.市虎杯弓.眾口鑠金相反詞:眼見為真.真憑實據 例句 有人謠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毀謗、中傷。《漢書.卷四四.衡山王劉賜傳》:「兩人相妒,厥姬乃惡徐來於太子。」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割鼻子,就是誅殺三族的事情。所以胡亥今天才繼位,明天就射殺人。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輕視人命,任意加以殘害。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生,果真長相不凡,生性闊達,擁有不凡的操守。 「陸離」則是出自〈離騷〉。戰國時楚人屈原,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懷王放逐漢北時,作〈離騷〉表明忠貞愛國之心。文中,屈原因為無法解開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矛盾,於是上天下地找尋解脫之道。他幻想駕鸞凰、鳳鳥乘風飛升,翱遊天際。一路上有望舒、飛廉、鸞凰、雷師、鳳鳥、雲霓等眾多仙人及侍從伴隨,色彩繁雜而絢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光怪陸離」,用來形容現象離奇怪異,色彩參差錯雜。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流言蜚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言」和「蜚語」義同,都是指沒有根據的話,用於毀謗他人。#「流言」語出《書經.金縢》。「蜚語」語本《鶡冠子.武靈王》。「流言蜚語」本指製造不實的傳言,用來詆毀他人。後泛指謠言。「蜚」亦作「飛」。 △「風言風語」
口蜜腹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李林甫妒賢嫉能,不協群議,每奏御之際,多所陷人,眾謂林甫為肉腰刀。又云林甫1>嘗以甘言誘人之過,譖2>於上前,時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謂曰:「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人日憎怨,異口同音。 〔注解〕 (1) 林甫:李林甫(西元589∼?),小字哥奴,號月堂,唐代宗室。其性狡猾聰慧,善於權謀諂媚。玄宗時為相,結納宦官妃嬪,能察言觀色,迎合上意,故奏對皆稱旨。在朝十九年,專政自恣,遂釀成安史之亂。 (2) 譖:音ㄗㄣˋ,毀謗、誣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