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中,在這中間。《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雖其中並無毀謗朝廷的言語,既然太祖惡其為人,且現在又是禁書,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罷。」
求全之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謂有意求好,卻招來毀謗。《紅樓夢》第五回:「既親密,便不免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毀謗、誣蔑。如:「詆毀」。《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巧言醜詆,流言飛文,譁於民間。」宋.王安石〈讀墨〉詩:「詠言以自警,吾詩非好詆。」
譖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謗的言語。《詩經.小雅.雨無止》:「聽言則答,譖言則退。」
讚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彈劾、貶斥、毀謗
積毀銷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累積過多毀謗,而使人難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史記.卷七○.張儀傳》:「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
淡然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平靜的態度去面對、處理事情。如:「即使遭受毀謗,他依然能淡然處之,真是好修養。」
中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誹謗、詆毀、毀謗
讒言佞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謗他人和奉承取悅他人的話。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三折:「一個李存信,兩頭蛇讒言佞語。」元.施惠《幽閨記》第七齣:「怨著大金主上,信讒言佞語,殺害我忠良。」
瓦缶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瓦釜雷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鈞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瓦釜...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