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謙沖     
瀏覽人次:1344 收藏人次:0
謙虛和順。《晉書.卷一一七.姚興載記上》:「殷湯、夏禹德冠百王,然猶順守謙沖,未居崇極,況朕寡昧,安可以處之哉!」《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謙沖無我,廣山海之度,恢天地之心,此而不言,臣則有負。」
謙沖自牧     
瀏覽人次:27717 收藏人次:1223045
為人處事謙和退讓,以修養自我的德性。參見「謙卑自牧」條。唐.魏徵〈論時政疏〉:「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平易謙沖     
瀏覽人次:1163 收藏人次:0
態度和藹可親,謙遜有禮。如:「他平易謙沖,贏得大家的稱讚。」
    
瀏覽人次:27402 收藏人次:2607953
敬讓而不自大。如:「謙虛」、「謙卑」、「謙和」。《書經.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唐.魏徵〈論時政疏〉:「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
    
瀏覽人次:11042 收藏人次:4419091
謙和。如:「謙沖」、「沖和」。
物極必反     
瀏覽人次:17606 收藏人次:412247
《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瀏覽人次:17605 收藏人次:4656020
2.修養。《易經.謙卦.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不矜不伐     
瀏覽人次:2283 收藏人次:369653
語本《書經.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指人不因名高功大而驕傲。如:「為人當求謙沖,不矜不伐。」
謙卑自牧     
瀏覽人次:2249 收藏人次:0
為人處事謙和退讓,以修養自我的德性。語本《易經.謙卦.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也作「謙沖自牧」。
驕傲自滿     
瀏覽人次:2079 收藏人次:0
自以為了不起而傲慢自大,感覺已經滿足。如:「我們絕不以目前小小的成就而驕傲自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