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6247 ms
共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講解學習。《左傳.昭公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
2.講述傳授自己的學問。《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融每當講學,必設絳帳,前聚生徒,後陳聲妓,侍女環侍左右。」
|
山林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林講學為我國古代一種風氣,亦為後世書院之濫觴。在我國教育史中,溯自東漢以來,已有士人讀書山林之風;當時因官學過分重視師傳家法,不能滿足才俊之士之想望,因而私學興起,不少士人在山林講學。迨魏晉南北朝,佛教興盛,僧侶亦多兼通經史,士子就學山林寺院,已蔚為一時風尚。嚴耕望在所著〔唐史研究叢稿〕一書中,有〔唐人習業山林寺院之風尚〕一文,列舉南北東西名山勝地二百二十有七,足以證明唐代士人讀書山林風氣之盛。
又唐代施行科舉考試,平民寒士均可自由報考;惟彼等家無藏書,而山林寺院則設有義學院及藏書閣,可滿足平民寒士之需要。且唐代進士考試重詩賦,吟詩作賦尚靈性,山林寺院方為最佳的讀書環境。從... |
演講學校(羅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講學校之在羅馬盛行,是因為演講可說是羅馬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成為演說家也成為教育的理想;但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在十六歲以後進入演講學校就讀。修辭學在各級學校的課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小學的讀、寫、算之後,進入中學(12~16歲)就以文法和修辭為主,然後進入演講學校(16~18歲或19歲),則以文法、修辭、辯論和法律為主。進入大學以後,仍有專門研究文法、修辭的科目。而羅馬的作家西塞祿(Marcus Tullus Cicero, 106~43 B.C.)更著有[雄辯術](de Oratore)一書,演說家坤體良(M.F. Quintilian, 35~96)也著有[演講士學校](in...
|
〔專科以上學校教師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科以上學校教師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辦法〕係教育部為鼓勵專科以上學校教師吸收國外新知、提升學術研究風氣、加強教學與研究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於民國六十二年(1973)三月發布,全文計九條。規定出國講學人員須具有經審查合格之教授或副教授資格,出國研究或進修人員,須具有審查合格之講師以上資格。各校每年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名額,每學系(科)同時不得超過二人,每學院同時不得超過五人;但有特殊需要且不影響學校教學,經報教育主管行政機關核准者,可不在此限。出國講學研究期間以一年為限,出國進修期間以二年為限;如必要延長時,應報請教育部核定。出國人員如兼有學校行政職務者,須有適當之代理人員,並按規定報請教育...
|
〔專科以上學校教員應約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科以上學校教員應約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辦法〕係教育部為鼓勵專科以上學校教師出國講學、研究和進修而訂,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以臺參文字一七五三七號令頒布。規定凡專科以上學校,經審查合格之教授、副教授,得申請出國講學或研究;審查合格之講師,得申請出國進修。各校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之人員,每學系同時不得超過二人,每學院不得同時超過五人。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以一年為原則;而出國講學、研究或進修人員,凡在校連續任教三年以上者,得保留原職並照支薪給一年。
|
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
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如:「演講」、「講話」、「講故事」。
說明、解釋。如:「講課」、「講評」、「講經」、「講解」。
注重、顧及。如:「講交情」、「講面子」、「工作要講效率。」
商議。如:「講和」、「講價」、「講條件」、「講價錢」。
較量、比較高下。如:「這次競技是講文的還是講武的?」
量詞。用於計算講次的單位。如:「民生主義第三講」。
|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沆瀣一襟注音︰ㄏㄤˋ ㄒ|ㄝˋ | ㄐ|ㄣ漢語拼音︰hàng xiè yī jīn釋義︰猶「沆瀣一氣」。見「沆瀣一氣」條。
01.宋.李曾伯〈沁園春.北固臺端〉詞:「沆瀣一襟,風流八詠,秋入詩壇如許清。」 參考詞語︰沆瀣一脈注音︰ㄏㄤˋ ㄒ|ㄝˋ | ㄇㄞˋ漢語拼音︰hàng xiè yī mài釋義︰猶「沆瀣一氣」。見「沆瀣一氣」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講學見絀》:「文貞柄國,湛、聶俱得恩贈加等,湛補諡文簡,聶補諡貞襄,蓋二公俱徐受業師,在沆瀣一脈宜然。」
|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穀二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4) 孰賢:誰比較賢明。
(5) 過:超出、過分。
(6) 不及:不足、不夠。
(7) 愈:勝過、比較賢明。
(8) 與:音ㄩˊ,疑問語氣詞。同「歟」。
|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麼多學生裡,就尹生的反應最難預料。」尹愔的父母過世後,他因為過分哀痛而不願為官,後來被推薦到國子監講學,每講論儒、佛、道三教的學說,都是聽者前所未聞的。可惜他四十歲就死了。
「叵測」一語,即見於王道珪所說的「尹子叵測也」。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居心叵測」,轉而帶有貶義,用來比喻心存險詐,難以預測。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