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0.71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民間流行的歌。如:「民」、「歌」、「童」。《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紀上》:「詔分遺內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訪賢舉滯。」
2.憑空虛構沒有根據的話或傳聞。如:「造」、「闢」。《楚辭.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諑謂余以善淫。」
言止於智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明睿的人能判定是非,不輕信口耳轉述毫無根據的傳聞。如:「俗話說:『言止於智者』。大家不要再相信那些惡意中傷的小道消息了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澄清言,說明事情的真相。如:「經理一天到晚到處闢,反而讓大家懷疑他真的有了婚外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造不實的說辭。如:「到處造的人總是唯恐天下不亂。」也作「造言」、「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流傳的歌。《後漢書.卷三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言。」《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言乎?其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虛構不實的傳聞。《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言了。」《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也不瞧得那裡來的言,一回說,兩江制臺某天某天殺了十八個維新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以唱的韻語。有樂曲伴奏的稱「歌」,沒有樂曲伴奏的稱「」。《漢書.卷三○.藝文志》:「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然履突鬼門,怪而不辭,駕龍乘雲,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頗似歌,亦彷彿乎漢武也。」
2.民間歌曲或通俗的歌曲。如:「鄉土歌」。
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造言,挑起事端。《平妖傳》第一○回:「順便就帶口棺木下來盛殮,省得過些時被做公的看見林子內尸首,又造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謗、不真實的話。《楚辭.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諑謂余以善淫。」
詬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謗的話。《紅樓夢》第九回:「背地裡你言我語,詬誶諑,佈滿書房內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唐代歌舞戲。又名《談容娘》。起源於北齊(亦說隋末),盛行於唐代。相傳有一姓蘇的男子,無官職,自稱郎中(古官名)。面醜、愛酗酒。醉後常痛打妻子,妻貌美,善歌舞。挨打受屈後,常向鄰里哭訴。民間據此編製歌舞戲。表演時,一男扮女裝者飾妻子,邊搖頓其身邊歌唱。每段唱詞後皆有眾人唱和:「踏娘和來,踏娘苦和來!」聲調似憐如嘆。接著,扮丈夫者出場,作毆打狀。動作滑稽,常引觀者笑樂。在後來的流傳中,表演的內容和形式有了較大的變化。妻子角色改由女子扮演,著重歌舞表演。丈夫一角似不出場,改名,《談容娘》。唐人常非目《 談容娘》詩,描寫民間藝人於街頭廣場表演此戲的情景:「舉手整花鈿,翻身舞錦筵,馬圍行處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