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9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識別符;標識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指用於對一資料元件加以識別、命名及可能指出此資料元件某一特性的一個以上的字元。
(二)在資料處理或一般資訊處理中表示數據項目並予以命名的字元串。
(三)在ALGOL程式語言中對簡單變量、數組、標號、開關及程序等進行命名時所用名稱;其第一個字元應該是字母而不是數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稱。如:「國號」、「別號」、「外號」。
命令。如:「號令」、「發號施令」。
排定的次序。如:「編號」、「座號」。
標誌、標記。如:「符號」、「記號」。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如:「號角」、「軍號」、「法國號」。
商店。如:「寶號」、「公司行號」。
物品的大小等級。如:「特大號」、「家庭號」。
種、類。如:「像他這號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量詞。用於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單位。如:「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號病人,還剩下五號。」
號外:報社因突發的重大事件,而臨時印發以讓大家迅速知道消息的特別報導。
放聲大哭。如:「哀號」、「哭號」、「鬼哭神號」。
拉長聲音呼叫。如:「號叫」、「呼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示出特別意義,以供辨識的記號。如:「標點符號」、「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離、離開。如:「告別」、「暫別」、「永別」、「臨別依依」、「久別重逢」。
分辨、區分。如:「辨別」、「判別」、「識別」、「分門別類」。
類。如:「性別」、「國別」、「派別」、「職業別」。
另外的。如:「別人」、「別處」、「別號」、「別有洞天」、「別出心裁」、「別開生面」。
不要。如:「別生氣!」、「別理他!」、「別多心!」、「別走好嗎?」
用別針或大頭針等將物體固定。如:「別上一朵胸花。」、「把紀念章別在胸前。」
轉。如:「別過臉去」。
莫非、莫不是。表示揣測的意味。如:「別是我猜錯了?」
別針:一種用來將飾物配掛在物體上的特製彎針。如:「安全別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的末端。如:「松標」。
末尾,非根本的事物。如:「治標不治本」。
記號。如:「商標」、「標籤」、「音標」、「路標」、「浮標」。
表明。如:「標示」、「標明」。
樹立。如:「標榜」、「標舉」、「標新立異」。
用比價方式發包工程或買賣貨品的手續過程。如:「投標」、「招標」、「開標」。
頒給競賽中優勝者的獎勵品。如:「錦標」、「奪標」。
出標子比價競取。如:「標會」、「標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可以剖半用為憑證的信物。如:「信符」、「符令」、「符節」、「兵符」。
相合。如:「符合」、「名符其實」、「言行相符」。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樂符」。
道士用來避邪、差使鬼神的神祕文字。如:「符咒」、「安胎符」、「護身符」。
識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識辨別。漢.王充《論衡.別通》:「不曉古今,以位為賢,與文之異術,安得識別通人,俟以不次乎?」《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王昶傳》:「夫虛偽之人,言不根道,行不顧言,其為浮淺較可識別。」
標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明特徵的記號。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兒,一面大大寫個『秦』字,一面寫『汴梁』二字,將油桶做個標識,使人一覽而知。」
2.標明、顯明。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預以紅旗插於水中,標識地分遠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