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3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變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外發生的災難、事故。《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遭遇變故,橫被口語。」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
變故易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原有的習慣或常則。《管子.君臣下》:「為人臣者,變故易常,而巧官以諂上,謂之騰。」《周書.卷四○.列傳.顏之儀》:「變故易常,乃為政之大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外的事情、事件。如:「變故」、「事故」、「家庭多故」。《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昭伯問家故,盡對。」晉.杜預.注:「故,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突發的事件。[例]事變、兵變、變故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汲縣縣令。東漢時,汲縣隸屬河內郡,今位在河南省境內。 (4) 夏至:古代二十四節氣之一,時...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凝聚猶如冷灰。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於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後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紅樓夢》第四回:「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也作「木形灰心」、「枯木死灰」、「死灰槁木」。
節哀順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抑制悲哀、順應變故。語本《禮記.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後世用為慰唁之詞。如:「大哥,人死不能復生,你還是節哀順變吧!」
無與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華歆〈請受禪上言〉(據《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二》裴松之注引《獻帝傳》)漢自章、和之後,世多變故,稍以陵遲,洎乎孝靈,不恆其心,虐賢害仁,聚斂無度,政在嬖豎,視民如讎,遂令上天震怒,百姓從風如歸;當時則四海鼎沸,既沒則禍發宮庭,寵勢並竭,帝室遂卑,若在帝舜之末節,猶擇聖代而授之,荊人抱玉璞,猶思良工而刊之,況漢國既往,莫之能匡,推器移君,委之聖哲,固其宜也。漢朝委質1>,既願禮禪2>之速定也,天祚率土3>,必將有主;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謂論德無與為比,考功無推讓矣。天命不可久稽,民望不可久違,臣等慺慺,不勝大願。伏請陛下割撝謙之志,脩受禪之禮,副人神之意,慰外內之願。」...
因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實際狀況來應付。[例]平常訓練因應變故的能力,才不會在真正發生事故時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變故。如:「多事之秋」、「平安無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