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變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楚辭.屈原.離騷》:「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三國演義》第九一回:「孔明曰:『天道變易不常,豈可拘執?吾今且駐軍馬於漢中,觀其動靜而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改。如:「變化」、「改變」、「演變」、「千變萬化」、「一成不變」。
突發的事件。如:「兵變」、「九一八事變」。
臨機應付的方法。如:「機變」、「通權達變」。
變動的、變異的。如:「變數」、「變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盎鼂錯列傳》太史公曰:袁盎1>雖不好學,亦善傅會2>,仁心為質,引義忼慨。遭孝文初立,資適逢世。時以變易,及吳楚一說,說雖行哉,然復不遂。好聲矜賢,竟以名敗。鼂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注解〕 (1) 袁盎:西元前?∼前148,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景帝時與鼂錯有隙,吳楚反,帝用盎謀誅錯,拜盎為太常。後因事為梁王所怨,被刺而死。 (2) 傅會:牽引古事與時事相結合,並據以發表議論,亦作「附會」。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朝令暮改注音︰ㄓㄠ ㄌ|ㄥˋ ㄇㄨˋ ㄍㄞˇ漢語拼音︰zhāo lìng mù gǎi釋義︰即「朝令夕改」。見「朝令夕改」條。 01.《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引漢.鼂錯〈論貴粟疏〉:「(農夫)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源) 02.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給舍繳駁論疏》:「軍政、財計、田制、鹽法,關國體之大者,率情變易,朝令暮改,人無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逐。如:「流放」。《楚辭.屈原.漁父.序》:「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閒,憂愁歎吟,儀容變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改變、變易。[例]教化、千變萬化、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更改、變易。如:「更換」、「變換」、「換車」、「換髮型」。《墨子.備城門》:「寇在城下,時換吏卒署,而毋換亓養。」唐.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主張不立文字,認為禪理不可言說,而斷際禪師的《傳心法要》就是延續此說。他強調在禪理的實踐中,心就是本體、核心,是眾生本來就具有而永不變易的佛性;禪修的目的在於保住本心,不起妄念,不假外求。他還特別強調實際生活中「心即無心」的道理。在一切行住坐臥中,但求無心,即不起妄念,這就是佛心了。因此修行時,不須透過語言、文字,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證,領悟佛的真理,就是「以心印心」了。後來「心心相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也用來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氏,倉氏、庫氏則倉庫吏之後也。其二千石1>長吏亦安官樂職,然後上下相望,莫有苟且2>之意。其後稍稍變易,公卿以下傳相促急,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注解〕 (1)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約當於後世的三品官,地位並不顯赫。後因稱郎將、郡守、知府為「二千石」。 (2) 苟且:不守禮法、不務實際或馬虎草率,得過且過。 2、「偷安」:漢.賈誼《新書.數寧》臣竊惟事勢,可為痛惜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大息者六。若其它倍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