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貞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定不移的節操。《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貞節。」晉.潘岳〈關中詩〉:「人之云亡,貞節克舉。」
2.傳統文化中女子守貞或夫死而不改嫁的節操。北周.庾信〈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誌銘〉:「用曹大家之遺訓,執宋伯姬之貞節。」
貞節牌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為表揚節婦終生守寡而建立的牌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潔,多指女性的節操。如:「貞操」、「貞節」、「守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人的志氣、操守。如:「志節」、「貞節」。《左傳.成公十五年》:「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紀念表彰人物或表示美觀的建築物。如:「牌坊」、「忠孝坊」、「貞節坊」。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二》:「山門內有古坊,曰雲隱寺。」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人盡可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鄭大夫祭仲專權跋扈,鄭厲公欲藉祭仲女婿雍糺將之除去。雍糺之妻雍姬得悉後十分為難,求教於母親。其母曉以「人盡夫也,父一而已」之義,雍姬便捨夫婦之情而向父親告密,造成雍糺冤死,鄭厲公出奔。見《左傳.桓公十五年》。後用以形容不守貞節的婦女或指過皮肉生涯的妓女。
天方夜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名。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敘述某個國王因懷疑皇后的貞節,每日選處女入宮,隔夜即殺。後來宰相才貌雙全的女兒自願入宮,每夜為國王說一個故事,使國王著迷而一再延其死期,終於使國王感悟而廢掉惡例。所說的故事內容豐富生動,包括童話、寓言、冒險事蹟等多種題材。從其中可以反映出中古時代阿拉伯地區的風土人情與社會面貌。後有許多音樂、繪畫、劇本和文學作品都取材於此。 △一千零一夜
三從四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婦功,並率領她們按時輪值王所,協助皇后處理各項事務。而所謂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的是婦人應有貞節柔順的德行、委婉得體的應對辭令、溫雅的體態舉止、熟練的工作技能。這四項要求,就是「四德」。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三從四德」,用來指舊時婦女必須具備的德性。
之死靡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死沒有二心。形容貞節的婦女至死不改嫁。語本《詩經.鄘風.柏舟》:「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宋.楊萬里〈夫人李氏墓誌銘〉:「李永官金陵,不幸蚤世。夫人才三十有三,撫群幼泣且誓,之死靡它。」後泛指人的意志堅強,至死都不改變。也作「之死靡他」、「至死靡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