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9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負鼎之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古代傳國之寶器。「負鼎之願」比喻擔負輔佐君王大任的願望。《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及定節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願,蓋為千載之遇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如:「鼎鼐」、「鼎鑊」、「列鼎而食」。
古代傳國的寶器,作為王位、帝業的象徵。如:「問鼎中原」。
盛大。如:「鼎力相助」、「鼎鼎大名」。
方當、正當。如:「鼎盛」。
借指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如:「臺鼎」、「鼎輔」。
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
比喻三方對峙。如:「三國鼎立」、「鼎足而居」、「勢成鼎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肩背物。如:「負薪」、「負荊請罪」。
背棄、違背。如:「辜負」、「忘恩負義」。
與「正」相反。如:「負電」、「負極」、「負數」。
憑仗。如:「自負」。
擔荷、承擔。如:「身負重任」。
靠、背對。如:「負山面海」。
遭受。如:「負傷」。
享有。如:「素負盛名」。
虧欠、拖欠。如:「負債」。
失敗。如:「勝負分明」、「不分勝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期望。如:「心願」、「願望」、「志願」、「如願以償」。
祝福、希望。如:「但願」、「願你長命百歲。」
甘心、樂意。如:「願意」、「心甘情願」。
負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商時的伊尹原來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為一庖人。他背負鼎俎,以滋味遊說湯,湯因而任以為相。後來伊尹助湯滅了夏桀。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