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財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品的總稱。《三國演義》第二回:「賊以為官兵至,盡棄財物奔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錢、寶物等。如:「財物」、「財產」、「發財」。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苦,倡和平運動,於共公十年,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7)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 (8)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 (9) 詐:欺騙。 (10) 虞:猜度。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龐葱:戰國魏人,生卒年不詳。 (2) 太子:指戰國魏太子,生卒年不詳。 (3)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抵押擔保。 (4) 邯鄲: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為戰國時趙都。 (5) 寡人:寡德的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6) 大梁: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開封縣,為戰國時魏都。〔參考資料〕另可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上》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柔茹而寡斷」演變而出,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陽貨》子曰:「色厲而內荏1>,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2>也與!」 〔注解〕 (1) 荏:音ㄖㄣˇ,柔弱、怯懦。 (2) 穿窬之盜:超越圍牆進入人家竊取財物的盜賊。窬,音ㄩˊ,通「踰」,踰越。見「穿窬之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回、歸還所借用的財物。[例]還書、交還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如:「質押」。《戰國策.趙策四》:「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記載了魯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齊孝公親自率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魯僖公得到消息後,立刻指派展喜帶著酒食、財物前去慰勞齊國軍隊。才見面,齊孝公就問:「你們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小人會害怕,君子則不會。」齊侯說:「你們國家府庫空虛,野地裡連青草也看不到,憑什麼不害怕?」展喜解釋說:「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齊國先祖姜太公輔佐成王時,曾立下『世世子孫,無相害也。』的盟誓,並且保存在盟府裡。齊桓公在世時也盡力在協調解決諸侯間的問題,遵守盟約精神。您即位時,諸侯們都相信您也會遵守先王的盟約,由於我們相信您會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約,所以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