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賢臣     
瀏覽人次:595 收藏人次:0
才德兼具的賢明臣子。如:「聖主賢臣,相得益彰。」《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君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國家空虛,社稷不保。」
    
瀏覽人次:15973 收藏人次:866816
1.良善的、有才能德行的。如:「賢妻良母」、「賢君」、「賢臣」。
    
瀏覽人次:14011 收藏人次:2532124
古代君王底下的官員。如:「臣子」、「大臣」、「君臣」。
像臣子般的服從。如:「臣服」。
    
瀏覽人次:88497 收藏人次:5590173
4.契合、適宜。如:「得體」、「得法」。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瀏覽人次:70440 收藏人次:5301836
3.給予。如:「贈與」、「授與」。《孟子.離婁下》:「可以與,可以無與。」《韓非子.忠孝》:「此明君且常與,而賢臣且常取也。」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60182 收藏人次:5348210
攻無不克,這點我又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他們,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而項羽有一賢臣范增,卻不好好重用,所以才成為我的手下敗將。」因此《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自序中,說張良身在軍營中便能掌握局勢,策劃謀略,使遠方的軍隊贏得勝利,助高祖開邦定國,能夠「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後來「運籌帷幄」演變為成語,就被用來比喻謀劃策略。
    
瀏覽人次:45642 收藏人次:3929483
5.挑選、選擇。《三國演義》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風馳電掣     
瀏覽人次:44015 收藏人次:2725575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濱,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好的將領,應該兼備智慧和魄力,平時要善於維護...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42728 收藏人次:2334667
紂,是商朝最後一個君王,他好酒淫樂,殺害許多忠良的賢臣,對人民暴斂又使用酷刑,百姓們對他多所怨尤。虐,是殘暴的意思。「助紂為虐」就是幫助紂王做壞事,後來引申為協助壞人做壞事的意思。晉代謝靈運在〈晉書武帝論〉提到:周武王討伐紂王後,將宮殿中的后妃佳麗釋放,不繼續紂王殘暴、不合理的政策。而晉武帝司馬炎在稱帝後,雖然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但卻在平定吳國孫皓後,一併接收了吳國五千名的佳麗,這樣的作為是犯了和孫皓同樣的錯誤。後來「助紂為虐」被用來比喻協助壞人做壞事。另外,夏朝也有一個暴君叫桀,所以這個成語或者說做「助桀為虐」,但以「助紂為虐」較為常用。如《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就是使用「助桀為虐」一詞,...
陟罰臧否     
瀏覽人次:39352 收藏人次:4046658
宜異同。」 故事內容 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軍隊出征前寫給劉幼主,文中最重要的旨意在於勸戒劉後主「親賢臣,遠小人」。此句成語的的出處翻譯為:在皇帝的宮殿中以及丞相府第中,皆是同屬一朝之臣,無親疏之別,應當賞善罰惡,公正嚴明,不能有所不同, 相近詞 信賞必罰 懲惡楊善 賞罰分明 相反辭 賞罰不公 例句 做為一個行政機管的上級,對於下屬賞罰的基本原則應當是公正,陟罰臧否,切莫有不同的標準。 修辭 映襯 錯綜 參考資料 多功能成語彙編 泰宇出版公司 p35國語大辭典 地球出版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