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0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賢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他人兒子的敬稱。《稱謂錄》卷六:「賢郎聲口不凡,他年怎不作宰相?」《西遊記》第四二回:「別的還好惹,孫行者是那樣人哩,我賢郎,你不曾會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善良美德的。如:「賢慧」、「賢淑」、「賢妻良母」。
有才幹德識的人。如:「聖賢」、「先賢」、「見賢思齊」、「選賢與能」。
對輩分相同或較低的人的敬稱。如:「賢弟」、「賢內助」。
勝過。如:「君賢於眾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年輕男女的稱呼。如:「女郎」、「少年郎」、「江郎才盡」。
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如:「郎君」、「郎心似鐵」。
古代的官名。如:「侍郎」、「尚書郎」、「員外郎」。
郎中:A>古代的官名。B>舊時對醫生的稱呼。C>指以詐賭手法騙取錢財的人。如:「他在賭場裡遇到郎中,結果輸掉了所有家產。」
名落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吳人孫山應試,考中最後一名,與其同往的鄉人兒子落選。回鄉後,鄉人問兒子考中沒有,孫山回答:「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見宋.范公偁《過庭錄》。後比喻考試不中。《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等到出榜,名落孫山,心上好不懊惱。」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父親又是個明道理、尚氣節的人,不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老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父親又是個明道理、尚氣節的人,不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孫山名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落孫山」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1>他郡,鄉人託以子偕2>往,鄉人子失意3>,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4>,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注解〕 (1) 赴舉:趕赴考試。 (2) 偕:音ㄒ|ㄝˊ,共同、一起。 (3) 失意:不如意、不得志,指應考不中。 (4) 得失:成敗,此指考試結果。〔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大酒清話.孫山得解》(據《類說.卷五五》引)
惱羞變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父親又是個明道理、尚氣節的人,不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羞惱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父親又是個明道理、尚氣節的人,不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老羞變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父親又是個明道理、尚氣節的人,不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