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4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跳百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繩。《金瓶梅》第一八回:「被西門慶帶酒罵道:『淫婦們間的聲喚,平白跳甚麼百索兒?』趕上金蓮踢了兩腳。」也作「跳馬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繩。如:「繩索」、「鋼索」、「麻索」、「鐵索」。
尋找。如:「摸索」、「探索」。
要求。如:「索價」、「索求」、「強索」、「索取」。
毫無。如:「索然無味」。
孤獨的、疏離的。如:「離群索居」。
索性:率直、直接了當。如:「咱們索性就先走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字。十的十倍。大寫作「佰」。
眾多的。如:「百姓」、「治百病」、「百家齊鳴」、「百花怒放」、「百科全書」、「百看不厭」、「百發百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腳用力往上或往前躍起。如:「跳高」、「跳遠」、「跳躍」、「雞飛狗跳」。
越過。如:「跳級」、「這一頁跳過去不看。」
振動。如:「跳動」、「心跳」、「眼皮跳」、「心驚肉跳」。
似跳的動作。如:「跳棋」、「跳舞」、「高空彈跳」。
脫離、逃出。如:「跳脫」。
跳腳:焦急跺腳的樣子。如:「你現在急得跳腳又有什麼用呢?」
跳機:A>搭乘飛機入境後,故意隱匿居留而不依法離境。如:「他因試圖跳機而遭警方逮捕。」B>機器故障。如:「因電廠機組跳機,造成全臺緊急限電。」
百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各種需求的物品。《荀子.王制》:「修火憲,養山林藪澤草木魚鱉百索。」清.郝懿行.注:「索者、求也。百物供民求索皆是。」
2.漢朝一種風俗。以為五月五日用五色彩絲繩裝飾門戶,可以避邪;後來便戴在小兒的頭頸或繫在臂上,以避不祥。見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一.百索》。也稱為「避兵繒」、「長命縷」。
跳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人跳繩」兩種,溯其歷史,單人跳繩早在南北朝時即已出現,多人跳繩則遲至明代始見記述。在古代,跳繩叫「跳百索」,這遊戲在我國起碼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最早是孩子們在春節時興的一種遊戲,所謂「跳百索」,就是因為當繩飛轉時,可以幻成千百條,而顧名 思義。由於「跳百索」既有趣,又能眾人同樂,所以這項童玩一直被延傳下來。明清兩朝,
跳馬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繩。《金瓶梅》第一八回:「剛下馬進儀門,只見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並西門大姐四個在前廳天井內,月下跳馬索兒耍子。」也作「跳百索」。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