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2.87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跛腳、行動不便。《史記.卷三九.晉世家》:「郤克僂而魯使。」宋.陸游〈病中作〉詩:「身羸支枕久,足下堂疏。」
2.困苦、艱難、不順利。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況詩人多,如陳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遺,而迍剝至死。」
3.遲鈍、不流利。如:「澀」、「滯」。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言辭吃,更甚揚雄。」
4.傲慢。《公羊傳.襄公十九年》:「為其驕,使其世子處乎諸侯之上也。」
1.體弱的坐騎。《漢書.卷一○○.敘傳上》:「是故駑之乘,不騁千里之塗。」《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士人縶檐梧,乃即坐。」
發語詞,無義。《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誰留兮中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傲慢。《左傳.哀公六年》:「彼皆偃,將棄子之命。」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二齣:「則見他取角枕欹斜臥倒。更半支頤偃頻瞧。」
2.高立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兮,見有娀之佚女。」《文選.枚乘.七發》:「旍旗偃,羽毛肅紛。」
3.屈曲。《淮南子.本經》:「偃寥糾,曲成文章。」《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蛇龍偃,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4.安臥。《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者,不旋踵矣。」
5.困頓、失志。《聊齋志異.卷三.連城》:「少負才名,年二十餘,猶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跛足、駑劣而弱小的驢子。漢.東方朔《七諫.謬諫》:「駕驢而無策兮,又何路之能極?」
時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氣不順,時機不好。《水滸傳》第一一回:「不想我今日被高俅那賊陷害,流落到此,直如此命時乖。」也作「時乖運」。
時乖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運不濟,處境困難不順利。《水滸傳》第一二回:「不想洒家時乖運,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裡,遭風打翻了船。」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偏則是我五星,直恁般時乖運不通亨,覷功名如畫餅。」也作「命時乖」、「時乖命」、「時乖運乖」、「時乖運拙」。
困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難困頓。多指命運坎坷。如:「少時意氣風發的他,步入中年後竟然偃困窮,流落街頭。」
時乖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運不濟,處境困難、不順利。明.謝讜《四喜記》第一七齣:「自家早為內官,不想時乖命,忤犯章獻太娘娘,逐出在外多年,衣食不敷,只得各處設騙。」也作「時乖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順利。明.凌濛初《紅拂記.楔子》:「只因時運乖,不曾求得一官半職。」
緣慳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緣乖舛,命運不順利。《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二.餘慶記.深閨幽思》:「何時得見郎,恨緣慳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難受挫,做事不順利。宋.王禹偁〈還揚州許書記家集〉詩:「君不見近代詩家流,胡為滯多窮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