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躍馬     
瀏覽人次:1020 收藏人次:0
策馬奔躍前進。如:「躍馬中原」。《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吾持梁刺齒肥,躍馬疾驅。」《三國演義》第三回:「卓按劍立於園門,忽見一人躍馬持戟,於園門外往來馳驟。」
躍馬揚鞭     
瀏覽人次:613 收藏人次:0
跳上馬背揮動鞭子。形容飛快奔馳前進。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一個個躍馬揚鞭,插箭彎弓。」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親承朝命賑飢荒,躍馬揚鞭到此方。」
舞刀躍馬     
瀏覽人次:244 收藏人次:0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形容奮勇作戰。
    
瀏覽人次:44621 收藏人次:2496737
奔馳。如:「躍馬中原」。
    
瀏覽人次:10113 收藏人次:4898855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左顧右盼     
瀏覽人次:14503 收藏人次:579598
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得意滿的樣子。出現「左顧右盼」的書證如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都尉朝天躍馬歸,香風吹人花亂飛。銀鞍紫鞚照雲日,左顧右盼生光輝。」這裡的「左顧右盼生光輝」也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志得意滿時的神態。後亦用「左顧右盼」指左看右看,四處觀察,如:《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卻說郭璞先生,行到山麓之下,前觀後察,左顧右盼,遂將羅經下針,審了方向。」或指顧慮太多,猶豫不決的樣子,如明.李贄《焚書.卷五.讀史.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以故瞻前慮後,左顧右盼。自己既無一定之學術,他日又安有必成之事功耶?」
易如反掌     
瀏覽人次:10967 收藏人次:1192782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北史.卷三八.裴佗傳》:「以國家威德,將士驍雄,汎蒙汜而揚旌,越崑崙而躍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三國演義》第二二回:「以明公之神武,撫河朔之強盛,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何必遷延日月。」也作「易如翻掌」、「易於反掌」。
    
瀏覽人次:10739 收藏人次:2378942
1.地勢險惡的要塞。如:「天險」、「重險」、「無險可守」。《孟子.公孫丑下》:「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唐.杜甫〈上白帝城〉詩:「公孫初恃險,躍馬意何長。」
    
瀏覽人次:4006 收藏人次:360664
4.挑惹、挑釁。如:「搦戰」、「單搦」。《薛仁貴征遼事略》:「躍馬橫鎗搦眾官百姓。」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三折:「不索你搦咱,更怕你會征伐。」
顧盼自雄     
瀏覽人次:3292 收藏人次:527562
語本《宋書.卷六九.范曄傳》:「及在西池射堂上,躍馬顧盼,自以為一世之雄。」形容左顧右盼,自視不凡,得意忘形。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六.姑妄聽之》:「蓋少年恃其剛悍,顧盼自雄,視鄉黨如無物。」也作「顧盼自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