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8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軍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兵卒。《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其夕遂大風,嵩乃約敕軍士皆束苣乘城,使銳士閒出圍外。」《三國演義》第六八回:「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賞賜軍士。」
軍士官學校(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軍士官學校係日本於一八七四年(明治七年)十一月設立,為養成陸軍各兵科將校的機關。
  該校前身為一八六八年(明治元年)八月根據軍務官判事大村益次郎的構想所設立的兵學校。兵學校曾歷經兵學所階段,但於一八七○年﹝陸軍兵學令﹞公布後,即改稱陸軍兵學寮,且在隔年十二月遷校至東京。在兵學寮時期,法國式傳習所的學生遷入市設立了養成下士的教導隊。教導隊在兵學寮改名時也改稱為教導團。那時候陸軍兵學寮又合併了沼津學校,該校學生就成了教導團工兵學生。一八七二年(明治五年)六月日本訂定〔陸軍兵學寮概則〕,將寮內的學校分成幼年學校、教導團和士官學校,其教育方式則是採用法國軍事顧問團所制訂的法國軍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字在中國典籍中出現最早的是指法官,見〔尚書.舜典〕載:「帝曰:皐陶、蠻夷華夏、寇賤姦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牢三居,唯明克允。」此後典籍中常常出現士字,或指有才能的人,或指讀書人,也泛指男性的普通人。荀子在〔哀公篇〕區分庸人、士、君子、賢人和大聖,對士有明白的描述(參見「人有五儀」)。又在〔荀子〕書中,出現了許多「士」的名稱,有的因名稱而略有解釋,有的則只見名稱而已,匯集起來,可供參照。
1.名與義並見:(1)通士:「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物至而應,事起而辨。」是指能事上治下,能任事應物,辨別道理的人。(2)公士:「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爭於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裝部隊、兵種。如:「國軍」、「陸軍」、「海軍」、「空軍」。
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戰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充軍:古時遣發犯罪的人到遠地服役。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國語.吳語》載,春秋時,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之後,又出兵北征,想壓制國力最強的晉國,以成為霸主。越王句踐便趁機帶兵攻擊吳國,以報亡國之恨。吳王聽到這個消息,趕快召集大臣商量對策。王孫雒認為應該儘快爭取到霸主地位再回國,以鼓舞民心。吳王同意王孫雒的看法。當晚,軍士都先吃飽,馬匹也餵足糧草。到了半夜,士兵們穿好盔甲,拿起武器,勒住馬舌,也不點燈,只用煮飯剩餘的灶火照明。然後就擺開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形成百行共約一萬人的方陣。共有左軍、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
賠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陪了夫人又折兵注音︰ㄆㄟˊ ˙ㄌㄜ ㄈㄨ ㄖㄣˊ |ㄡˋ ㄓㄜˊ ㄅ|ㄥ漢語拼音︰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釋義︰陪,「賠」的通假字。「陪了夫人又折兵」即「賠了夫人又折兵」。見「賠了夫人又折兵」條。 01.《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吳兵大敗。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02.《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絲客人有些認得,上前說了幾句,拍著他肩頭道:『你如今陪了夫人又折兵,還是造化哩!』」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路,圍困趙軍。過了四十幾天,趙軍糧草吃盡,趙括率領精銳部隊企圖突圍,結果遭秦軍亂箭射死,趙國四十萬軍士也都被秦軍俘虜,並且被活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紙上談兵」,用來比喻不切實際的議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誇耀、炫耀。《國語.吳語》:「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文選.張衡.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困苦疲勞的樣子。參見「燋頭爛額」條。《大宋宣和遺事.貞集》:「迨其勢焰薰灼,則焦頭爛額而不可救矣。」《三國演義》第四○回:「到四更時分,人困馬乏,軍士大半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看守。如:「把守」、「把關」。唐.貫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隍。」《水滸傳》第六一回:「守門的左右約有四五十軍士,簇捧著一個把門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