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1.3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輔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助。《三國演義》第二回:「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
輔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刑事案件於起訴後,與被告或自訴人,有一定關係之人,得在法院輔佐被告或自訴人陳述意見的人。目的在補充被告或自訴人之訴訟行為之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扶助、幫助。[例]輔助、輔佐、相輔相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如:「輔佐」、「佐理」。《左傳.襄公十三年》:「使趙武將上軍,韓起佐之。」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引喻失義:援引例證而有所不當。見「引喻失義」。〔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據《文選.卷三七.表上》引)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多了,所以只要大王有心振作,並非不可能啊!」這次襄王完全接納了莊辛的建議,並封他為陽陵君。在莊辛的輔佐下,襄王重振國力,終於收復失土,度過了這次的危機。後來「亡羊補牢」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儉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輔佐、幫助。如:「相夫教子」。《易經.泰卦.象曰》:「輔相天地之宜。」《書經.大誥》:「周公相成王。」
2.職官名:(1)百官之長,輔佐國君治理國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國」。(2)古代典禮中,輔導行禮的人。如:「儐相」。《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 「成規」則見於《三國志.卷四四.蔣琬等傳》。三國時,蜀漢國君劉備臨終前將國家大事託付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而諸葛亮也不負所託,鞠躬盡瘁,死於軍中。諸葛亮的去世原本可能會為蜀漢帶來危機,所幸大臣蔣琬和費褘執政得宜,循著諸葛亮留下來的舊制做事,穩定了國家的情勢。所以《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兩人的傳記之後說他們兩人一個穩重有威,一個寬容博愛,「承諸葛之成規」,所以邊境和平,社會安樂。後來分取這兩個典源合用成「墨守成規」,用來指固守舊規不肯改變,形容行事保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