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79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輔弼之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助君主的功勞。《三國志.卷一二.魏書.何夔傳》:「以親則君有輔弼之勛焉,以賢則君有醇固之茂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績、功勞。如:「勛業」、「奇勛」、「勛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字彙.弓部》:「弼,輔也,助也,正也。」《書經.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漢.孔安國.傳:「我違道,汝當以義輔正我。」《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徵蹈履仁義,以弼朕躬。」
2.矯正過失。如:「匡弼」。《晉書.卷三.武帝紀》:「擇其能正色弼違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選。」
1.古時用來矯正弓弩的器具。《荀子.臣道》「謂之拂」句下唐.楊倞.注:「拂,讀為弼。弼,所以輔正弓弩者也。」
2.職官名。輔佐元首的官員。《禮記.文王世子》:「設四輔及三公。」唐.孔穎達.正義:「其四輔者,案《尚書大傳》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扶助、幫助。如:「輔助」、「輔佐」、「輔導」、「相輔相成」。
輔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輔佐。《國語.吳語》:「昔吾先王,世有輔弼之臣,以能遂疑計惡,以不陷於大難。」《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陳蕃》:「太傅陳蕃,輔弼先帝,出內累年。」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學成《三略》和《六韜》,忘生捨死建功勞。赤心輔弼為良將,盡忠竭力保皇朝。」
2.輔佐君主的人。後多指宰相。《後漢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伏湛》:「柱石之臣,宜居輔弼,出入禁門,補缺拾遺。」《宋史.卷三五九.列傳.李綱下》:「臣昧死上條六事:一曰信任輔弼,二曰公選人材,三曰變革士風,四曰愛惜日力,五曰務盡人事,六曰寅畏天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尚志所上的十策,朕細看,學問很淵深。這人可用為輔弼麼?」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