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輩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輩分的行次。唐.韓愈〈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當時名公,皆折官位輩行願為交。」《宋史.卷四三三.儒林列傳三.邵伯溫》:「伯溫入聞父教,出則事司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輩行,與伯溫為再世交,故所聞日博,而尤熟當世之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族的世代、長幼的行次。如:「輩分」、「平輩」、「前輩」、「晚輩」。
類、群。如:「鼠輩」。
連續。如:「人才輩出」。
畢生,人一生活著的時間。如:「一輩子」、「這輩子」。
量詞。用於計算輩分的單位。如:「他大我兩輩,是我的叔公。」
心安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é xīn ān釋義︰即「心安理得」。見「心安理得」條。 01.清.劉坤一〈復黎簡堂書〉:「顧我輩行止,惟求理得心安,不計人之毀譽。」
上梁不正下梁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在上位的人或長輩行為不正,在下位的人或晚輩受其影響,也跟著行為不正。如:「不用奇怪那小孩有不禮貌的行為,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結果。」《金瓶梅》第二六回:「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你既要幹這營生,誓做了泥鰍怕汙了眼睛,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結果了!」
辭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夕夜家中晚輩向長輩行禮,互祝平安,稱為「辭歲」。
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精通、不擅長。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二折:「(末云):『將酒來』(生云):『賜飯足矣。小人酒上不明。』」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祖傳三輩行醫。若論我學生的手段,我指上不明,醫經不通。」
免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必行禮。通常為下級或晚輩向上級或長輩行禮時,長上口中所說的客套話。如:「各位同仁,今日課程時程緊,長官交代可隨意,免禮入座!」《西遊記》第四二回:「行者道:『孩兒免禮。』那妖王四大拜畢,立於下手。」
理得心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心安理得」。見「心安理得」條。01.清.劉坤一〈復黎簡堂書〉:「顧我輩行止,惟求理得心安,不計人之毀譽。」
上梁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在上位的人或長輩行為不正。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三折:「月館風亭,則為這虔婆上梁不正,這些時消疏了燕燕鶯鶯。」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