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92.19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了解,多指不了解事實真相。《楚辭.屈原.卜居》:「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今臣盡忠竭誠,畢議願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2.不英明。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見而不行,主不明也。」《三國演義》第三回:「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
3.不精通、不擅長。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二折:「(末云):『將酒來』(生云):『賜飯足矣。小人酒上不明。』」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祖傳三輩行醫。若論我學生的手段,我指上不明,醫經不通。」
4.不明亮。如:「昏暗不明」。《三國演義》第六回:「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塗炭,京城一空!」
5.不明朗。如:「情況不明」。
6.不靈光。如:「其人昏昧不明。」
不明就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清楚、不了解事件的內情。如:「在不明就裡地情況下,不應該隨便懷疑別人。」
不明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知什麼原因。如:「不明所以挨了一頓罵。」
2.不去瞭解辨明事情真相。如:「他見小孩哭鬧,不明所以先打再說。」
不明不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糊裡糊塗,不知究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萬一他不明不白,不來周全此事,借我的名頭,出了我偌多時醜,我如何做得人成?」清.蔣士鈴《臨川夢》第二○齣:「不明不白人來到,如眠如死境蹊蹺。」
2.不正大光明,來路不正。如:「這種不明不白的錢,我是一毛也不會拿的。」
指涉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語言文中常常用另一個說法代替原本應用的辭或語句,所用的代替辭句成為「參照」辭句,以致反不如直接用原來辭句明白確當,生出「指涉不明」之弊,而致指引不明。如說「數目九大於七」是正確說法。若說「七加二大於七」自然還是正確,但用「七加二」代替「九」已經有「辭費」之嫌。至於說「太陽系行星數大於七」,以「太陽系行星數」取代「九」,雖結果仍然無誤,但其先在條件是「必須知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才能明白所指的是「九」,否則這類指示或參照,將陷對方於無法把握要旨的困境,殊失語言文字的本意,應該避免。因為語言文字的功用,就在於明白表達說者或作者的意思或觀念。不能做到「辭達」者,其由於知識不足,或應用文字技巧欠...
來歷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來由不清楚,常用於提示人謹慎小心。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九齣:「你要買就買不是來歷不明的。」《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一時錯把她認作了一個來歷不明之人,加上一番防範。」也作「來路不明」。
天上星多月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天上繁星閃爍,則無法突顯月亮的光輝。比喻沒有統一的思想或原則,人多則心各有歸向,無法齊一。如:「俗話說:『天上星多月不明』,大家的意見不一致,如何完成工作?」
賢否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惡良劣不加辨究。《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雖說施恩不望報,卻也不可這般賢否不明。」
話不說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言語說不清楚,別人就無法明白。《情變》第二回:「照例說了幾句『鼓不打不響,話不說不明;人過要留名,雁過要留聲』的話。」
自見者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炫者自逞己見,而無自知之明。《老子》第二四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