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4.29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賞罰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與懲罰的原則不恰當,該賞的不賞,該罰的不罰。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賞罰》:「夫將專恃生殺之威,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國之五危也。」《精忠岳傳》第五二回:「他道我賞罰不明,因而懷恨,致有此舉。」
不明道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情當有的原則條理不清楚。可用以謙稱自己所知有限,亦可用來責人愚昧無知。如:「你怎麼可以如此不明道理?做出這種事來?」
不明飛行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來歷和構造的飛行物體。多呈扁平碟形。因許多現象無法解釋,故懷疑為外太空星球的飛行體,亦有科學家認為是光的折射現象或大氣現象所產生的結果。也稱為「飛碟」、「幽浮」。
不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背脫蝦(Peytoia)是Walcott在1911年所命名的,當時所指的是一種環狀構造,並將其解釋為水母。這種由32個片狀物排列而成的環狀構造,一直到1985年Wittington和Briggs發現了奇蝦類頭部上有相類似的構造之後,才知道牠並非水母,而是奇蝦的口器。 背脫蝦的口器不僅有32片呈環狀排立的外齒,在外齒環之內,還有許多排內齒。在澄江已發現的脫背蝦約有三十塊口器標本,其外齒環的外徑最大者可達25厘米;外齒環閉合時口腔的直徑大約有七厘米。內齒最多約有7排,齒數有近百個。根據外唇環的大小推測,脫背蝦的完整個體可達兩米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楚。[例]是非不明、黑白分明、去向不明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含混、不明確的言語、意見或主張。參見「摸稜兩可」條。如:「小李不敢堅持自己的主張,因此不得不採模稜兩可,含混的說法。」
無可厚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過分責難。如:「他這種作法,出於權宜之計,原是無可厚非的,但卻被許多不明事理的人苛責。」也作「未可厚非」。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進學解〉(據《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1>之文,手不停披2>於百家之編3>;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元。貪多務得,細大不捐4>。焚膏油以繼晷5>,恆兀兀6>以窮年:先生之於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注解〕 (1) 六藝: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置一詞,含糊其詞,模稜兩可辨似: 「不置可否」及「模稜兩可」都有不明確表示意見的意思。 「不置可否」側重於不做決定;「模稜兩可」側重於含糊籠統地帶過。 模稜兩可 不置可否 辨似例句 ○ ㄨ 上司聽完我的報告後,沒有任何指示,只是~地說要再想想。 ㄨ ○ 無論我說什麼,老闆都說好,~,讓人無所適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