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5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轉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換職位。如:「他因為表現傑出,所以很快的轉任業務部經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換。如:「轉變」、「轉學」、「轉敗為勝」、「由晴轉陰」、「扭轉情勢」。
改變方向的旋動。如:「轉彎」、「旋轉」、「向右轉」、「向後轉」。
間接的傳達。如:「轉達」、「轉交」、「轉信」、「現場實況轉播」。
辯解。如:「你這句話未免轉得太硬了。」
轉錄:從錄音帶或錄影帶上輾轉錄製。如:「這資料我會轉錄給你。」
迴旋環繞。如:「轉圈」、「自轉」。
迷失方向。如:「暈頭轉向」。
繞、巡視。如:「警衛四處轉了一下,看看有沒有特殊的狀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信。如:「信任」。
給與職務。如:「任用」、「任命」。
職務、職位。如:「到任」、「重任」、「卸任」。
擔當、承受。如:「擔任」、「任課」、「任勞任怨」。
聽憑。如:「任意」、「任性」、「任其自然」。
量詞。用於計算擔任某種職務或具有某種身分期間的單位。如:「他連續當選三任會長。」
姓。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竭而降,武帝大為光火,下令誅其全家。司馬遷出面為他辯護,觸怒了武帝,被捕下獄,處以腐刑。出獄後,轉任中書令,決心效法先賢在逆境中憤發的精神,完成太史公書,即現在的《史記》。司馬遷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
台北市立松山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的大家長 劉校長澤華因急性心血管剝離及心臟衰竭,在萬芳醫院離開了我們。劉校長自民國80年8月由士商轉任本校,歷任訓育組長、教務主任、圖書館主任,並於民國91年8月接任校長,日日早出晚歸,以校為家。劉校長不僅博學,更重視做事的態度與細節,經常勉勵全校師生:「態度決定高度」,對於教育的使命感與堅持,尤其對技職教育的未來更是不遺餘力全心投入,以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競爭力。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劉校長逝世後,由教務處張耀中主任代理校長職務,並於民國97年8月1日,經由校長遴選,正式接任本校校長。張校長承續劉校長與歷任校長的治校理念,...
史無前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南齊書.卷四六.陸慧曉列傳》載,陸慧曉,南朝齊人,字叔明。為人清高正直,不隨便與人結交。被舉為秀才,歷官諸府行參軍,後因母親年老而求返家侍養,有十多年不任官職。一直到南朝齊太祖蕭道成在劉宋輔政時,再度出任尚書殿中郎。蕭道成登皇位後,仍引薦為官,一路轉任至右長史(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或幕僚長,非常重要的官職)。當時的左長史為謝朏,也是個才氣極高的人,十歲便能寫文章,有一揮而就的文才。有一次太祖孫蕭子良便問臣下王融說:「我們府上所擁有的兩位輔佐人才,過去有誰可以相比擬嗎?」王融回答:「同時有兩個如此傑出的人才,這樣情形之前是不曾有的。」後來「史無前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往從未發生...
除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人屆滿服役限齡,或因傷病等經核定不堪服役,終身不再服役。[例]他在除役之後轉任公職,繼續為國服務。
高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敬稱他人轉任較高的職位。如:「他工作認真踏實,熟悉業務,終於獲得高就的機會,升任為分區經理。」
大謬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是太史令司馬談之子,在父親過世後繼承父志,繼任太史令,從事編載史事兼掌天象曆法的工作。武帝天漢二年,李陵帶兵五千力戰匈奴十餘萬人,後因寡不敵眾,力竭而降,使得武帝大為光火,下令誅其全家。司馬遷出面為他辯護,也因而觸怒了武帝,被捕下獄並處以腐刑。出獄後轉任中書令,決心效法先賢在逆境中憤發的精神,完成太史公書,即現在的《史記》。司馬遷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也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一向對皇帝忠心耿耿,努力做好應盡的職責,卻發生這種「大謬不然」的事,情何以堪?決定學習屈原、左丘明、孫武等古人,發憤著書...
劉義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學術思想3 著作4 評價 生平劉義慶(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南宋文學家。劉宋宗室,武帝劉裕的侄兒,長沙王劉道憐之子,但過繼給劉裕另一弟弟劉道規,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劉義慶先後任尚書左僕射,出為荊州刺史,再轉任南兗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後因疾病還京,卒年四十一歲。義慶為人恬淡寡慾,愛好文史,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門下,當時名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禮遇。 學術思想《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