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1.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農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耕種稼穡等農務。晉.陶淵明〈桃花源〉詩:「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其父郭和以農耕為業,其母常氏乃河東路潞州黎城縣常武安的妹妹。」
農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駐國外協助改良農業生產技術的團體。如:「我國以前在非洲派有長駐的農耕隊。」
農耕禮儀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業社會以其特殊的經濟作物為本,所發展出來的傳統舞蹈。各地域的儀式慶典中尤以四大作物:小麥,稻米,玉米,山芋等有關的舞蹈數量最多。農業時代的重要節氣皆有慶祝儀式,特別是播種及收成時,代表「穀物之死」及「復活」。羅馬時代的儀式有十二個,每月一次,由占兆官主理,這些儀式以莊嚴肅穆的舞蹈展開序曲,大都為環型舞蹈及方型舞蹈所組成。隨著人類智慧的發展,加以利用各式道具,於是更加了解文化背景以及熟悉農業的生產過程,不過同文同種的社會中,其舞蹈象徵較具艱難度。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農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粘粒、坋粒和腐植質等由上部耕犁及施肥層洗入累積而形成的土壤診斷層。動物孔洞和洗入的粘粒、坋粒及腐植質等約佔土層容積的15%以上。洗入的粘粒及腐植質都以水平方向排列的薄片、纖維狀態包圍覆在土壤表面上或沈積在動物穴中等各種樣式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土除草。如:「耕田」、「耕地」。
比喻做事謀生。如:「筆耕」、「舌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耕種事業。如:「農業」、「務農」、「農事」。
與農業有關的。如:「農人」、「農田」、「農民」。
從事耕種的人。如:「菜農」、「果農」、「花農」。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時,由官方來舉行祭祀農神以及有助於農事的其他事物。祭祀的對象有八:除了最早教人民從事農耕的神農氏、帝堯的農師后稷,還有當時的農官、農官在田間的處所,另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已是「仁之至,義之盡」,各面方都照顧到了。後來「仁至義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泛指中國古代西方的民族,多從事游牧,少部分農耕,先秦時代和中原各族時戰時和。如商周時的西戎,秦朝的狄等。[例]戎狄、西戎、犬戎
自食其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記載,漢文帝時,賈誼見到人民紛紛棄農從商,擔心將來造成糧食不足的問題,於是向文帝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鼓勵人民從事農耕,使每個人都能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讓那些從事工、商等末技及游蕩不務正業的人從事耕種,這麼一來就會有充足的存糧,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富強安寧,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生活在危懼之中。漢文帝聽取賈誼的建議,就開闢籍田親自耕種,勸導人民務農。「自食其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
從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某類事情當作職業般去做。如:「從事農耕」、「從事寫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