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退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敵人。《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糜竺進曰:『今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
牛餼退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餼,活的牲口。春秋時鄭國商人弦高到周王城買賣,途中碰到正前往攻打鄭國的秦兵。他機智地以牛犒勞秦軍,稱說鄭君已知秦兵將路過鄭國,所以遣人來此。同時迅速差人傳報回國,加強防備。秦軍以為鄭國早有防範,只能滅了鄰近的滑國,領軍回去。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弦高以牛餼退敵,墨翟以縈帶全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人。如:「敵方」、「仇敵」、「情敵」、「敵我雙方」。
能力相當的。如:「匹敵」、「敵手」。
對抗。如:「萬夫莫敵」、「所向無敵」。
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後退。[例]退敵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場交戰中,不費一兵一卒便以計退兵,不但在當時令人驚嘆,後世更有人作詩讚曰:「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而諸葛亮在大敵當前時,猶能「披鶴氅,戴綸巾」,「笑容可掬,焚香操琴」,那一派悠閒瀟灑、處變不驚的風範,也讓後世景仰不已。
折衝樽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衝,拒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樽俎,古時盛裝酒肉的器皿。折衝樽俎指在杯酒宴會間,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唐.李翰〈淮南節度行軍司馬廳壁記〉:「彼善師不陣,未戰先勝,卻軍於談笑之際,折衝於樽俎之閒,今古一時也。」《孽海花》第六回:「總算沒有另外賠款割地,已經是他折衝樽俎的大功,國人應該紀念不忘的了!」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衝,挫退敵人攻城的戰車。尊俎,古時盛裝酒肉的器皿,泛指宴席。「折衝尊俎」指在酒宴談判間,不以武力制敵取勝。#語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上》。
以寡擊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少數薄弱的力量攻擊眾多強盛的對手。[例]我空軍飛行員訓練精良,常以寡擊眾,逼退敵人。
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漢.桓寬《鹽鐵論.本議》:「善師者不陣;修之于廟堂而折衝還師。」《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幕府奉漢威靈,折衝宇宙。」後多用在國際間的外交談判。
臨危受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危險關頭而勇敢的接受艱難的任務。如:「郭子儀臨危受命,單騎退敵,使他贏得千古美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