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98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造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創造幸福。如:「電燈的發明造福了人類。」
造福桑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福人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福邦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福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富貴壽考的統稱。或泛稱吉祥幸運的事。如:「享福」、「迎春納福」、「造福人群」。《韓非子.解老》:「必成功則富與貴,全壽富貴之謂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營。如:「造福」、「造勢」。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值,找出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定位,並內化陶冶其人格情操,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能貢獻所學回饋社會,造福更多的生命。是一種關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理想與實踐的教育。二、注重人際相處及尊重別人的價值性活動生命教育應重視人我的關係,因為人的生存是依靠他人而生存,不可能獨自存活,單一存在。所以生命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對事情的洞察力與待人接物的智慧,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情,並在別人需要上付出愛的關懷與行動,學習個人所作所為與別人和團體之間的關聯,尊重他人的生命,並且能夠與他人、社會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進而能珍惜人類所共同生存的環...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念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