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6.05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進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飯、用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兩個童子請他進食,食畢,復請他到便室具湯沐浴,進新衣一襲。」
漂母進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淮陰侯韓信早年貧賤,挨餓於城下,幸獲漂母分食,得以倖存。信告漂母日後將以重報,卻為漂母所斥。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比喻施恩不望回報。也作「漂母進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的東西。如:「糧食」、「素食」、「甜食」、「速食」、「麵食」。
吃。如:「食用」、「飲食」、「發憤忘食」、「食不知味」。
供食用的。如:「食物」、「食油」、「食鹽」。
食言:爽約、不守信。如:「食言而肥」、「說話要講信用,不可食言。」
食指:A>第二根手指頭。B>比喻家庭人口。如:「食指浩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上或向前移動。與「退」相對。如:「進階」、「前進」、「進攻」。
由外面到裡面。如:「進門」、「進房」、「閒人免進」。
推薦。如:「進賢」。
呈獻、奉上。如:「進貢」、「進奉」、「進呈」。
積極、努力。如:「上進」、「進取」。
收入、買入。如:「進帳」、「進貨」、「進項」。
傳統建築中,院落的前後層次。如:「兩進院子」。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復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 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 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艾瑞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 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文選.卷五九.墓誌.任彥升.劉先生夫人墓誌》李善注引《列女傳》:「雖雜傭保之中,妻每進食,常舉案齊眉,不敢正視。」
宵衣旰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進食。形容勤於政事。《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下.劉蕡傳》:「任賢惕厲,宵衣旰食。」唐.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矧又時運方屯,物情猶鬱,乃是陛下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進食。《淮南子.詮言》:「滌杯而食,洗爵而飲,浣而後饋。」漢.高誘.注:「饋,進食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憐憫。《詩經.小雅.鴻鴈》:「爰及矜人,哀此鰥寡。」《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解〕 (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