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過。《水滸傳》第五回:「又趕了三二十里田地,過了一條板橋,遠遠地望見一簇紅霞。」《儒林外史》第一回:「又過了六年,母親老病臥床。」
2.考試及格或達到標準。如:「這科我過了。」
過了這個村兒,沒這個店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時機一過不再回來。《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過了這個村兒,沒這個店兒。你要再找我妹妹這麼一個人兒,只怕走遍天下,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去。」
過了青春無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光陰不回頭。如:「過了青春無少年,你得好好把握,莫再蹉跎時光。」
過了風暴又遇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躲過一難,又遇到另一個災難。《紅樓夢》第一○七回:「倘或再有點事出來,可不是他們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了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詞。A>表示動作或變化的完成。如:「下雨了!」、「吃了沒有?」、「天氣放晴了!」、「他們已經走了。」、「她被你氣哭了!」、「新娘子就要出來了!」B>表示短暫動作的重覆。如:「看了看」、「想了想」。C>表示不耐煩、勸止等的語氣。如:「好了,不要再吵鬧。」、「別哭了,哭是沒用的。」
明白。如:「了解」、「了悟」、「一目了然」。
結束。如:「了斷」、「終了」、「了卻心願」、「不了了之」、「沒完沒了」。
完全。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與「得」、「不」等字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意思。如:「辦得了」、「動不了」。
聰明。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死亡、逝世。如:「過世」。《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說是劉老爺子接了家報,老太太過了。」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異性間遺 傳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
塞翁失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候邊塞上有個老翁,丟了一匹馬。別人去安慰他,他卻說:「怎麼知道不是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這匹馬果然帶著一匹好馬回來了。典出《淮南子.人間》。比喻禍福時常互轉,不能以一時論定。宋.陸游〈賀蔣尚書出知婺州啟〉:「魯人獲麟以為不祥,雖愛憎之叵測;塞翁失馬未必非福,抑倚伏之何常。」《儒林外史》第四○回:「蕭雲仙呼天搶地,盡哀盡禮,治辦喪事,十分盡心。卻自己嘆息道:『人說塞翁失馬,未知是福是禍。』」也作「北叟失馬」。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值而被烹煮來吃。比喻有事時就被重用,事成之後就遭毀棄。 3.故事內容越王句踐的大夫范蠡,曾經替越國出過了不少力:在越國和吳國發生戰爭,越方軍事失利時,范蠡勸句踐向吳王夫差暫時忍辱投降;等到時機成熟,形勢有利時,又替句踐策劃興兵攻吳,終使得越國得以打敗吳國,成為霸王。對越國來說,范蠡實在是一個大功臣,本來他是可以安享富貴的,但是范蠡卻沒有這麼做,他寧願捨棄榮華富貴,而自行引退,過著淡泊的生活。就在眾人一片惋惜聲中,范蠡又託人帶了一封信給從前的同事大夫文種,他勸文種也捨棄功名富貴,以免招惹災禍。文種看信後,就宣稱有病不肯上朝...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啊!」這次襄王完全接納了莊辛的建議,並封他為陽陵君。在莊辛的輔佐下,襄王重振國力,終於收復失土,度過了這次的危機。後來「亡羊補牢」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