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268 ms
共 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人物,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後亦指崇尚黃帝、老莊之說者。《漢書.卷三○.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西遊記》第二回:「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念佛,並朝真降聖之類。」
2.煉丹服藥、修道求仙之士。漢.王充《論衡.道虛》:「道家或以導氣養性,度世而不死。」《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列傳.顧歡》:「今道家稱長生不死,名補天曹,大乖老、莊立言本理。」
3.指道教。唐.張敬忠〈准勅勘復蜀州靑城山常道觀奏〉:「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使道佛兩所各有區分者。」《宋史.卷一七九.食貨志下一》:「既而玉淸昭應宮災,遂詔諭中外,不復繕修。自是道家之奉有節,土木之費省矣。」
|
道家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是指先秦時代以老子所提之「道」為核心的一個思想派別。〔史記‧太史公自序〕提出了道家一詞,但依據胡適 〔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的分析:司馬談父子所謂的道家是廣義的,乃「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實是綜合儒、墨、名、法諸家的雜家;狹義的道家,才是指老莊一系的思想,主要的見於〔老子〕和〔莊子〕二書。
以老子為道家的創始人,他說的「道」是解釋宇宙萬物的本質、生成與變化的。勞思光解析老子的思想根基是「常」、「道」、「反」,其思想中心是「無為」與「無不為」,至於 「守柔」、「不爭」與「小國寡民」則是無為觀念的開展。老子認為「道」是萬物萬有遵循的規律,萬物萬有變化無常... |
道家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類為中國圖書分類法中的一個類別,凡道家之著作,及道教之著作,均屬此類如〔老子〕、〔周易參同契通真義〕等。
道家、道教,原不相屬,故〔隋書經籍志〕以前,道家入諸子部,道教則另立一門,互不相涉,如〔隋書經籍志〕子部有道家類,而附錄中另有道經。 〔舊唐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刪除佛教、道教2類,而將其書併入子部道家類中,從此哲學上之道家與宗教上之道教便相互混淆,不易釐清。間或有部分書目仍將道家、道教分立,如〔直齋書錄解題〕有道家類,又另有神仙類,但宋代以後,二者相雜之情況較多。清〔四庫全書總目〕道家類內,除收道家書籍外,道教書籍亦一併附入此類。 |
婦道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人。《警世通言.卷二三.樂小舍𢬵生覓偶》:「那安媽媽是婦道家,不知高低,便向樂公攛掇其事。」
|
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參見「道家」條。
|
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完成的集體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紀、八覽、六論,有漢高誘注。其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稱為《呂覽》。在〈季春紀.盡數〉中提到,如果把沸騰的開水舀出來,再倒回鍋中,想要使其不再沸騰,這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把鍋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沒了熱源,開水自然也就不會沸騰了。後來「釜底抽薪」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比喻從源頭斷絕。
|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1>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2>與3>!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注解〕
(1) 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曾為蒙漆園吏,故亦稱為「蒙吏」、「蒙莊」、「蒙叟」。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施同時。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追號為南華真人,稱其書為《南華經》。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
(2) 自喻適志:自快得意。喻,知曉。適志,適意、舒適。
(3) 與:音ㄩˊ,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同「歟」。
|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楚國人,字伯陽,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他主張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諡聃。老子的思想可歸結於「道」,「道」就是宇宙萬物運作的規律,雖然道什麼都沒有做,但卻能讓宇宙萬物生生不息。因此老子主張人們的行為,應該取法於「道」,強調人心的自然與自發,不應該受到過分干涉,並且應該消除戰爭,揚棄奢靡,引導人心回到真誠樸質的生活形態與心境中。他著有《老子》一書,分為上下兩篇,分別為道篇和德篇,故《老子》又稱為《道德經》,全書僅五千多字,但內容廣泛,由養生修身,乃至治國用兵,均有極為精闢的論述。在《老子》第一五章中,老子形容古代的有道之士,高深得令人無法完全理...
|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口雌黃」原作「口中雌黃」。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環境的動盪不安,道家老子和莊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許多人都喜歡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王衍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每在談論老莊玄妙的哲理時,總能侃侃而談,即使是講錯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說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隨口改正,彷彿嘴裡含了雌黃,隨時改正,所以大家都稱他是「口中雌黃」。後來「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顧事實真相,而隨口亂說或妄作批評。出現「信口雌黃」的書證如清.張雲璈〈察吏行〉:「太守觀察本切近,豈肯信口生雌黃。」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