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達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常行不變的道德。《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2.選拔錄用有才德的人。如:「尊賢達德」。
達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仁、勇。語本《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私立達德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十八世紀時法國之舞蹈,富有遊戲性。有時亦指一種富有嬉戲性之輕型芭蕾,多為描寫青少年活動之舞蹈。布達德(Boutade)一詞,源自Bout而來,意指週末。青少年於週末常須稍事打扮,以便參加舞會。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威廉,達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出生於紐約之美國舞者。進入舞蹈行列,是以學習踢踏舞開始的,曾就讀於紐約的表演藝術高中(The High School of Performing Arts),主要師從歐丹那(M. O´Donnell)和都鐸(Antony Tudor),曾加入歐丹那、葛蘭姆(Martha Graham)、艾利(Alvin Ailey)、比堤(Talley Beatty)和麥克爾(Donald McKayle)等不同編舞家的舞團,展現其跳舞天份。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
達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享利.赫伯特.高達德(1866~1957)是美國心理學家。他對智障(mental deficiency)的研究有卓越貢獻 ,出生於緬因州的維索伯羅(Vassalboro, Maine),一八九九年獲頒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哲學博士學位。一九○六年,於紐澤西州葡萄地(Vineland, New Jersey)創立美國第一所訓練「低能兒」(feeble-minded children)的學校。一九一八年,他擔任俄亥俄州立青少年犯研究局(Ohio State Bureau of Juvenile Research)主任。一九二二至一九三八年間,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擔任心理學...
達德利,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美國舞者和舞蹈教師。出生於紐約,曾師從霍姆(Hanya Holm)、葛蘭姆(Martha Graham)和何斯特(Louis Horst)。1937至1944年擔任葛蘭姆舞團的舞者,1942至1954年間還與蘇菲.馬斯洛(Sophie Maslow)及威廉.貝爾斯(William Bales)共組舞團,編創不少作品,如:《家庭肖像》(Family Portrait, 1954)。1960年代末期,她曾任巴歇瓦舞團(Batsheva Dance Company)的總監。因為她跟隨葛蘭姆跳舞至1970年,且經常擔任教師一職,故自1971年起,成為倫敦當代舞校(London Contempor...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我國典籍中,「德」字常常單獨出現,例如〔周易.繫辭下傳.第一章〕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說,天地生成萬物是天地之「德」,而且是「大德」。「德」字的意義為何?據〔禮記.樂記〕所說:「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德也者,得於身者也。」是獲得、得到的意思。
  「天德」的觀念還可進而推到「人德」的實踐,例如〔漢黃石公素書.原始章〕說:「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朱熹也說:「德之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也。」「德者,道理得於吾心之謂。」另〔張子正蒙.至當〕別說:「得天下之理之謂德。」陳北溪也說:「德者,己之所獨得,德是行是道而有德於吾心。」究竟這個所得之德是什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常行不變。如:「達德」、「達道」。《禮記.三年問》:「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
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憲問》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1>,知我者其天乎!」 〔注解〕 (1) 下學而上達: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學習,進而上知天命、曉達德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