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1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達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蒙古人。《西遊記》第七三回:「準頭高大類回回,脣口翻張如達達。」
2.女人枕席間對男子的暱稱。《金瓶梅》第五○回:「老婆道:『好達達!隨你交他那裡,只顧去,閑著王八在家裡做甚麼?』」
己立立人,己達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也讓別人能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自己求得通達,也讓別人求得通達。語本《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達達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一六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起於瑞士的藝術反抗運動。達達的原義是無意義的事物。達達主義的畫家反對一切傳統及既有的藝術形式,用偶然性、即興性的手法來創作,如自動畫法、實物黏貼法等是此派畫家所發明的,對現代藝術曾帶來很大的影響。
達達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六○年代美國出現的藝術理念。繼承達達精神,否定現有的價值體系,將日常生活物體的碎片融入畫中,以構成藝術品,產生新的價值。勞森白、瓊斯等人為此派的代表人物。
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歐美畫派。採貼裱法將印刷畫片、木片與機械零件等組成畫面。作品表現多半為幻想、象徵與嘲諷。
達達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類型。達達是1917-1920年間在歐洲興起的藝術運動,這種運動專用激進的態度對抗傳統,並以打破理想偶像為口號。發起該運動的是一群詩人和藝術家,他們也影響到一些音樂家參與,並在達達演出事件中發表一些音樂或反音樂的作品;例如作曲家高里契夫(Jef Golishev, 1897-1970)在柏林發表《分為三部分的反交響曲》(Antisymplony in Three Parts)、史維特斯(Kurt Schwitters)的《原始之音奏鳴曲》(Sonata in Unlauten)只用一連串的語音作為歌詞,這種語音的音樂表現方式可能也影響到沃格爾(Wladimir Vogel, 1896-19...
《Encyclopaedia of 20th Century Music》.
達達尼爾海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峽名。在亞洲小亞細亞與歐洲巴爾幹半島之間,長六十一公里,寬一點二公里至六點五公里。為地中海進入馬爾馬拉海的咽喉,是軍事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如:「到達」、「抵達」。
通。如:「直達車」、「四通八達」。
見解透澈,通曉明白。如:「知書達禮」、「通情達理」、「通權達變」。
表明、告知。如:「表達」、「傳達」、「轉達」、「辭不達意」。
顯要的。如:「顯達」、「達官貴人」。
興旺。如:「發達」、「飛黃騰達」。
映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家風度>:「有運動家風度的人,寧可有光明的失敗,絕不要不榮譽的成功。」2. 鄭愁予<錯誤>:「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對襯對襯,是指在語文中,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加以描述,形成強烈對比的修辭技巧。如:1. 陳之藩<謝天>:「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2.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雙襯雙襯,是指在語文中,對於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物,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加以描述的修辭技巧。如:1.張曉風<行道樹>:「立在城市的飛塵裡,我們是一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