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49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遺孽餘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壞勢力的後世子孫或其所遺留的餘黨的貶稱。宋.蘇轍〈唐論〉:「高帝之世,反者九起,其遺孽餘烈,至於文景,而為淮南、濟北、吳楚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失、漏掉。如:「遺漏」、「遺失」、「遺落」。
丟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
留下。如:「遺留」、「遺臭萬年」、「不遺餘力」。
捨棄。如:「遺棄」、「遺世獨立」。
死者所留下的。如:「遺物」、「遺產」、「遺言」、「遺書」、「遺孤」。
古人所留下的。如:「遺風」、「遺蹟」。
贈送、給與。如:「贈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剩、多出來的。如:「剩餘」、「多餘」、「餘錢」。
其他的。如:「餘念」、「餘願」、「餘事」。
正常工作以外或以後的時間。如:「業餘」、「課餘」、「辦公之餘」。
約計之數。如:「二十餘人」、「我家門口有一棵榕樹,高丈餘。」
殘留的、將盡的。如:「餘溫」、「餘生」。
不盡的、未完的。如:「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猛的、強勁的。如:「烈火」、「烈日」、「烈酒」、「猛烈」、「興高采烈」。
剛直的、正義的。如:「剛烈」、「烈性」、「烈士」、「壯烈」。
聲勢強大而顯著。如:「熱烈」、「轟轟烈烈」。
為正義而犧牲生命的人。如:「革命先烈」。
功業。如:「遺烈」、「功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非正室所生的兒子。如:「孤臣孽子」。《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夫負羈縶,執鈇鑕,從君東西南北,則是臣僕庶孽之事也。」漢.何休.解詁:「庶孽,眾賤子,猶樹之有孽生。」《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
2.災禍。如:「災孽」。《左傳.昭公十年》:「蘊利生孽,姑使無蘊乎。」《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今旱熯之災,遠被郡國;凶醜之孽,起於轂下。」
3.惡因、罪過。如:「孽障」、「造孽」、「罪孽深重」。《董西廂》卷三:「多情彼此難割捨,都緣只是自家孽。」《紅樓夢》第三一回:「少作些孽罷!」
4.亂黨、禍害。如:「餘孽」、「妖孽」。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淮右殘孽,尚守巢窟。」
壞、禍。如:「孽種」、「孽根禍胎」。
餘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遺留下來的功業。《史記.卷一一四.東越傳》太史公曰:「由此知越世世為公侯矣。蓋禹之餘烈也。」《文選.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
2.遺留的禍害。《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遺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人或惡勢力被消滅後所遺留下來的子孫或餘黨。《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目今黃巾遺孽,擾亂於外;董卓餘黨,盤踞於內。」《福惠全書.卷二四.典禮部.旌表節孝》:「有家長並沒而為之守志不移,有老奴輔遺孽而竭力興家。」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