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148.2416 ms
共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那爛陀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爛陀寺,又作那蘭陀寺、阿蘭陀寺,意譯施無厭寺,為中印度的古佛寺名,位於古摩竭陀國境內;其地在今拉查基爾(Rajgir)北方約十一公里處之巴達加歐(Baragaon)。相傳五世紀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梵語Sakráditya)為北印度曷羅社槃社比丘(梵語 )建立本寺,歷代相繼增建,遂成為古印度規模宏大的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我國唐代玄奘曾留學於此。
此寺的由來及沿革,據〔大唐西域記〕卷九的記載:這座寺院本來是菴摩羅園,後來有五百商人以十億金錢買來供佛,作為講經說法的場所,佛陀即於此處說法三個月,諸商人聞法而證聖果。佛涅槃後,此國鍱迦羅阿逸多(即帝日)王敬重三寶,卜占此地為福地,... |
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物過熟而變得鬆軟。如:「飯煮得太爛了!」、「豬腳要煮爛才好吃。」
腐敗、破舊不光鮮。如:「腐爛」、「爛衣服」、「爛蘋果」、「破銅爛鐵」。
雜亂。如:「爛帳」、「爛攤子」。
光明的樣子。如:「燦爛」、「爛漫」、「絢爛」。
極、過分。如:「爛熟」、「爛醉」、「爛好人」。
|
玄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64)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幼年因家境貧困,隨兄長捷法師住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十三歲入選為僧。其後遊歷各地,參訪名師,研究《涅槃經》、《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因感諸家各擅一宗,說法不一,故欲取得總賅三乘的瑜伽師地論來解決疑難而決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歷盡艱險,才到那爛陀寺,投入戒賢之門。貞觀十九年返長安,帶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其後將近二十年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本無論在質或量上都超過各譯家的成就,為中國最偉大的經譯家之一。弟子數千人,著名的有窺基、普光等。在中國民間更從玄奘取經的經歷敷演創作不少文學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代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明吳承恩的《西遊記》等。
|
無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創立者之一。生於印度三、四世紀間(西元2903~360?)。曾在那爛陀寺住過十二年,後卒於王舍城。無著綜合印度三世紀前的大乘教法,成立唯識無境的理論及菩薩道的修行方法。其教法深刻的影響印度、中國、西藏的佛教思想和修行。
|
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師。約生於六世紀中葉。曾任印度那爛陀寺的住持。其唯識學說繼承陳那大師的傳統,但在認識論上則主張有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稱為「四分家」。著有《廣百論釋》、《成唯識寶生論》等傳世。
|
法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的法號,精通因明,是陳那以來最偉大的因明大師。生於南印度睹梨摩羅耶國。早年學習外道,後學佛法,至那爛陀寺護法出家學唯識,從自在軍習因明。將陳那以來的因明形式做了重大的改變。其主要著作有《釋量論》、《量決釋論》、《因滴論》、《正理滴論》、《大乘集菩薩學論》。
|
月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00?~650?)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觀派大師。南印度人。曾任那爛陀寺的住持。精通一切經論。龍樹中論最好的注釋家。是中觀應成派集大成者,對印度和西藏中觀思想,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有《中觀本頌明句疏》、《入中論》、《六十如理論疏》等傳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