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9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都市生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態學為探討生物與非生物間之關係的科學。1920-30年代,芝加哥大學人類生態學派以社會調查及文獻分析為主要方法,以社區、鄰里為研究單位,利用生態學原理研究都市的聚集、分散、入侵、分隔、演替過程,都市的競爭、共生現象、空間分布格局、社會結構和調控機理。惟此學派之研究忽略了人與自然生態關係之探討。近二、三十年來,國際間對都市生態的研究掀起熱潮,諸如1971年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MAB)計畫對於都市生態系統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在1980年代,都市生態系統更被UNESCO定為14項人與生物圈研究重點項目。都市生態學的觀點與研究可分成三類:(1)自然生態觀:把都市視為以生物為主體的生態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概括全部。如:「我們都是學生。」、「這些書都是要捐給慈善機關的。」
尚且。如:「這件事連小孩都能完成,你一定也可以做好。」
已經。如:「昨天小美站得腳都酸了。」、「天都亮了,你還不去睡覺?」
城市。如:「都市」、「港都」、「花都」、「霧都」。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如:「首都」、「國都」、「京都」、「行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品買賣交易的場所。如:「市場」、「股市」、「市集」、「夜市」。
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如:「都市」、「城市」。
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如:「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表現於外的形勢、模樣。如:「姿態」、「事態」、「液態」、「狀態」。
態度:A>舉止神情。如:「態度親切」、「態度從容」。B>看法、主張。如:「表明態度」、「態度強硬」。
生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圈內的生物,不論是同種或異種,彼此間都會相互影響;生物和他所生活的環境間,也會發生相互作用,這些現象稱為「生態」。
都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口密度較高,工、商業與交通較發達的地區。居民的職業多元化,以農、林、漁、牧業以外的職業為主,並設有正式的行政組織,以提供和維持較密集的公共衛生建設、土地規劃與利用、住宅及運輸系統等公用事業服務。經常也是文化藝術生產和消費的集結中心。也稱為「城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