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26296 收藏人次:2317518
古代宋國有個農夫,不知世間有溫室暖裘,想將曝日取暖的方法進獻國君,以得重賞。典出《列子.楊朱》。後比喻平凡人所貢獻的平凡事物。亦用為人對所獻東西或意見的自謙之詞。如:「我提出一點淺見,只是野人獻曝,權供大家參考罷了。」也作「野人獻日」。
    
瀏覽人次:23560 收藏人次:4501874
    
瀏覽人次:19972 收藏人次:36194158
    
瀏覽人次:18868 收藏人次:6381142
    
瀏覽人次:13840 收藏人次:5846790
野人     
瀏覽人次:726 收藏人次:0
尚未接受文明的野蠻人。例:愛做野人係無?恁樣跳上跌落,半點規矩就無。(要當野蠻人是嗎?這樣跳上跳下,一點規矩都沒有。)
獻曝     
瀏覽人次:434 收藏人次:0
書載古時宋國農民,冬日在太陽底下幹活,感到溫暖舒適,便覺得這是個妙法,想獻給國君以求重賞。典出《列子.楊朱》。後比喻人的見識淺陋,視平常事物為珍奇,並妄想他人亦會欣賞重視。今日用法多含謙義。如:「我只是學作獻曝,思慮不周之處,敬請海涵。」也作「曝獻」。
芻蕘之言     
瀏覽人次:8929 收藏人次:757986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辨析7 來源 釋義芻:餵牲口的草,割草。蕘:柴,打柴。  本句成語之意為:割草打柴人的話。 出處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用法原用以指山野百姓的見解,後也用做自己意見的謙詞。 例句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芻蕘之言,聖人擇焉。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言。] 同義野人獻曝 辨析蕘,不要讀成ㄧㄠˊ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獻曝之忱     
瀏覽人次:1329 收藏人次:0
ㄓㄜˊ,毒蟲叮刺,蟲類刺人。刺痛、刺傷。○哂:ㄕㄣˇ,微笑;譏笑、嘲笑。 相似詞獻芹之意、擊猿之歌、野人獻曝 造句這些淺見,雖然鄙陋,但獻曝之忱,實在出自一片真誠。
野人奏曝     
瀏覽人次:1064 收藏人次:0
猶「野人獻曝」。見「野人獻曝」條。01.清.章炳麟〈記政聞社員大會破壞狀〉:「人情葆愛其所躬行,而欲施之鄰里,野人奏曝,自古而有之。」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