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量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繪畫與雕塑製作中,使人在視覺上有輕重、厚薄、多少等感覺。如泥土的沉穩感、棉花的輕柔感等。
量化、量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所謂量感並非拉邦動作分析擬予探究之重點,而是指動作中,可以以度量衡工具測量出來的層面,例如:一小時廿分鐘與3/4拍等,即為一種時間上的量感;而一磅「重」則為力勢的量感
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The LMA Compendium》199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估算而得的結果。如:「重量」、「分量」。
可以容納的程度。如:「容量」、「酒量」、「飯量」。
人可以承受的限度。如:「度量」、「器量」。
估計、審度。如:「不自量力」、「量力而為」。
估算物體的長短、大小、輕重或高低等。如:「測量」、「量身」、「丈量」、「量溫度」。
商酌、思慮。如:「考量」、「估量」、「商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心受觸動。如:「感動」、「感念」、「感天動地」、「情節感人」。
相應、受影響。如:「感應」、「感召」、「感染」。
情意、感覺。如:「感情」、「美感」、「好感」、「百感交集」。
表示謝意。如:「感謝」、「感激」、「感恩」。
覺得。如:「深感不安」、「感到意外」。
接在名詞後面,表示某種自覺或自我認知。如:「責任感」、「成就感」、「幽默感」。
感冒: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感覺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腦,此時的影像是最新鮮最完整的。 程序在我們接受到的記憶當中,很多感覺記憶是會被遺忘的,我們經過大量感官刺激的地方時,幾乎無法同時記憶下所有的細節,即使這些細節我們在前一秒都有看到或是聽到,也就是說,多數的感官記憶不會被我們保留下來,只有少數我們所關注到或是可以與大腦中某些記憶做連結時,才會產生所謂的注意這個程序,當我們開始注意的時候,大腦會開始將這些資訊刺激做編碼,並且樹入到大腦當中,先成為短暫記憶,然後當我們有在反覆思考過後,就會變成所謂的長期記憶。 注意這個詞是屬於記憶上的一個專有名詞,它指的是能夠使感官刺激進入...
數字1至10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知的樣式集合),或學習數字的組合(兩個已知較小樣式所組合的樣式)。這想法可以幫助孩童瞭解真正的數字量感且避免數數的沉悶枯燥。 活動設計-骰子盤閃示卡拿著骰子盤閃示卡l至3秒,詢問孩童「有多少?你怎麼看的?」孩童會一邊確認並說出有多少點數。先用簡單的樣式或較少的點數,以建立孩童的自信心。學生也可相互使用閃示卡考考對方,互相練習。 加減1與加減2當孩童開始數數,並沒有能力反應數字間的關聯性時。教學目標使要讓數字與實物相連結。要學習6和8之間「多2」或「少2」的成對關係,須深思數數作業中的概念,建構這些概念是需要會加減 l的...
構成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種現代藝術與建築流派。西元一九一三年起源於俄羅斯,對現在藝術有很大的影響。構成主義受到立體派和未來派的影響,標榜排斥藝術的思想性、形象性和民族傳統,以抽象的構成求取量感、動勢與空間性的效果。首先出現於雕塑方面,漸漸影響到建築、繪畫、戲劇、音樂,並運用在美術設計方面。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