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妄言。比喻言語的重要。《通俗編.言笑》:「啟金口,……家語,周朝有金人,三緘其口,故後人以不妄言者為金口也。」
2.對他人言語的敬稱。南朝梁.蕭統〈七契〉:「必枉話言,敬聆金口。」
3.天子所說的話。明.高明《琵琶記》第一二齣:「玉音主盟,金口說合。」
4.佛教指如來佛的口。以佛陀身形金黃色,故稱其口為「金口」。唐.孟浩然〈與張折衝遊耆闇寺〉詩:「貝葉傳金口,山樓作賦開。」
金口玉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說的話。《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高產立高名》:「拜舞以畢,天子金口玉言,問道:『卿是許武之弟乎?』晏、普叩頭應詔。」亦用以比喻有益於人的言語。《通俗常言疏證.言語.金口玉言》引《玉搔頭劇》:「這位客人的話,到是金口玉言。」
金口木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的木鐸。《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句下宋.朱熹.注:「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眾者也。」後以金口木舌比喻為傳道的人。漢.揚雄《法言.學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
金口石蜑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螺塔明顯,殼表十分平滑且具有許多顏色及斑紋。殼口為金黃色,殼口無外唇齒,內唇滑層發達且平坦,沒有任何的滑層顆粒及滑層浮彫,內唇殼緣有一大的內唇齒,在這個大的內唇齒的上方及下方有數個較小的內唇齒。口蓋表面為彩色的,有黑色、白色及黃色的條紋,口蓋內面為黃,具小口蓋柄。內緣帶及外緣帶均有浮彫,口蓋柄為圓柱狀。
金口法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灰色而有細螺溝和粗瘤,殼口橙黃色,螺塔稍高而水管溝短,殼長7cm
金口蠑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虎螺、火螺,英名Gold-mouth turban, Yellow-mouth Turban。貝殼呈長捲帽形,殼高約可達8公分,螺塔約6層,殼表具有明顯的螺肋和縫合溝,螺肋上常具有顆粒突起或鱗片排列,肩角也常具有短棘突起。殼表呈黃褐色或黃綠色,常有黑褐色或紫褐色的斑紋,且深色的斑紋比例上較少(近似種臺灣蠑螺T. sparverius有棕綠色與黑褐色相間的斑紋,且兩種顏色的比例差不多)。殼口略呈圓形,具有金黃色的珍珠光澤,臍孔狹小,外唇有缺刻。口蓋石灰質,中央呈綠色至墨綠色,邊緣呈淡紅色至橘黃色,厚、圓且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寶貝、珍貴的。如:「金口」、「金孫」、「金科玉律」、「金玉良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暮鼓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宋.俞德鄰〈送程道大歸新安兼簡憲使盧處道學士〉四首之三:「我生慚愧賈胡留,暮鼓晨鐘復報秋。」也作「朝鐘暮鼓」、「晨鐘暮鼓」。
2.比喻使人覺悟的言論。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一九齣:「清淨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木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口木舌的銅鈴,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招眾注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明.朱權《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時來木鐸也叮噹響,時不至呵蘭麝也不生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