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9.4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銜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行軍襲敵時,令軍士把箸橫銜在口中,以防喧譁,稱為「銜枚」。《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益章邯兵,夜銜枚擊項梁。」《三國演義》第三○回:「軍士皆束草負薪,人銜枚,馬勒口。」
鉗馬銜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鉗馬,用器具夾住馬口,使它不能鳴叫;枚,形狀如箸,兩端有帶,可繫於頸上。古時軍隊在進行突襲時,為防止喧雜,往往命令士兵口中含著枚,並在馬口上用器具夾住。「鉗馬銜枚」形容古代急行軍時聽不到馬的嘶鳴聲和人說話的聲音。南朝宋.袁淑〈防禦索虜議〉:「宜選敢悍數千,鶩行潛掩,偃旗裹甲,鉗馬銜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嘴含物或叼物。《周禮.夏官.大司馬》:「遂鼓行,徒銜枚而進。」晉.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一三首之一○:「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行軍時,兵士橫銜於口中,以防止言語的箸。如:「銜枚疾走」。《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襲擊。《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甘寧傳》:「至二更時,銜枚出斫敵。」
方枘圓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宋玉〈九辯〉(據《楚辭》引)1>何時俗之工巧兮,背繩墨而改錯。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當世豈無騏驥2>兮?誠莫之能善御。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駶跳3>而遠去。鳧鴈皆唼4>夫粱藻兮,鳳愈飄翔而高舉。圜鑿5>而方枘6>兮,吾固知其鉏鋙7>而難入。眾鳥皆有所登棲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願銜枚而無言兮,嘗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顯榮兮,誠未遇其匹合。謂騏驥兮安歸?謂鳳皇兮安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文子.上義》。 (2) 騏驥:駿馬、良馬。 (3) 駶跳:跳躍。駶,音ㄐㄩˊ。 (4) 唼:音ㄕㄚˋ,魚、鳥在水中覓食。 (5) 圜鑿: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圓形下凹部分。圜,音ㄩ...
煙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煮飯的炊煙和柴火。《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於是饗士秣馬,閉營三日不出,乃多樹幡旗,使煙火不絕,夜銜枚引兵與劉尚合軍。」《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今大軍去恆州咫尺,煙火相望。」
圓鑿方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鳳愈飄翔而高舉。圜鑿5>而方枘6>兮,吾固知其鉏鋙7>而難入。眾鳥皆有所登棲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願銜枚而無言兮,嘗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顯榮兮,誠未遇其匹合。謂騏驥兮安歸?謂鳳皇兮安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文子.上義》。 (2) 騏驥:駿馬、良馬。 (3) 駶跳:跳躍。駶,音ㄐㄩˊ。 (4) 唼:音ㄕㄚˋ,魚、鳥在水中覓食。 (5) 圜鑿: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圓形下凹部分。圜,音ㄩㄢˊ。 (6) 方枘: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頭。枘,音ㄖㄨㄟˋ。 (7) 鉏鋙:音ㄐㄩˇ ㄩˇ,互不相容。同「齟齬」。〔參考資料〕 《文子.上義》夫知法之所由生者,即應時而變;不知治道之源者,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牽繫東西的繩子。《周禮.夏官.大司馬》「徒銜枚而進」句下漢.鄭玄.注:「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
迴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水回流旋轉。《文選.枚乘.七發》:「迴翔青篾,銜枚檀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