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銳氣     
瀏覽人次:2914 收藏人次:345888
勇往直前的氣勢。《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夫銳氣挫於險塞,而糧食竭於內府。」《三國志.卷一○.魏書.荀攸傳》:「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瀏覽人次:1881 收藏人次:0
避開敵軍初征時的旺盛鬥志,待其鬆懈返回時再予攻擊。《孫子.軍爭》:「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明.塗澤民〈與李總兵書〉:「法曰:『實而備之,強而避之。』又曰:『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雖常談,實萬古用兵之要訣。」
    
瀏覽人次:14693 收藏人次:8568459
物體除固態、液態外的形態。無固定的形狀、體積而能自由流動。如:「空氣」、「氣體」、「水蒸氣」。
人或動物的呼吸。如:「氣息」、「屏氣凝神」、「上氣不接下氣」。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
發怒。如:「生氣」、「氣憤」、「氣惱」。
存在人體血脈中使各器官發揮機能的原動力。如:「血氣」、「元氣」。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朝氣」、「勇氣」、「氣色」、「垂頭喪氣」。
人的才華或行為風度。如:「才氣」、「驕氣」、「氣質」、「氣勢凌人」。
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沖天」。
人的運勢。如:「氣運」、「氣數」、「晦氣」。
    
瀏覽人次:14513 收藏人次:4408804
鋒利。與「鈍」相對。如:「尖銳」、「銳利」。
尖。如:「小頭銳面」。
靈敏。如:「敏銳」。
精良的人才或力量。如:「精銳」、「新銳」、「養精蓄銳」。
急劇、明顯的。如:「銳減」。
比喻氣勢威猛。如:「銳不可當」。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29201 收藏人次:1325956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以逸待勞     
瀏覽人次:24305 收藏人次:1862109
隊的士氣在初期最為旺盛,接下來就會逐漸怠惰,久了以後思歸之心殷切,軍心渙散。善用兵的人就會避開初期的銳氣,而選擇這個時機發動攻擊,這是「治氣」。以整治自己的心,料敵機先,來等待敵軍的撓亂不安;以鎮靜自己的心,方寸不亂,來對付敵軍的喧鬧囂雜,這是「治心」。就近等待遠來之敵,以安逸等待疲憊之軍,以飽食等待飢渴之眾,這是「治力」。「以逸待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而出,說明用兵者養精蓄銳,等待疲憊的敵人,而予以痛擊則可勝。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20871 收藏人次:2604139
13.《鏡花緣》第九六回:「若據文芸哥哥之意,先破易的為佳;蓋四關破他兩關,先挫動他的銳氣,那兩關就勢如破竹了。」
初生之犢不畏虎     
瀏覽人次:19169 收藏人次:813433
剛出生的小牛不懼怕老虎。比喻閱歷不深的年輕人敢說敢做,無所畏懼。如:「剛進入社會工作的人常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銳氣奮勉不懈,希望有所建樹。」
    
瀏覽人次:16245 收藏人次:2033420
4.氣勢衰落。如:「爐子裡久不添炭,火就塌了!」《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只是我想大丈夫仗本事幹功名,一下腳就講究花錢,塌了銳氣了。」
    
瀏覽人次:11082 收藏人次:2348235
2.壓抑、抑制。如:「挫挫銳氣」。《後漢書.卷六四.史弼傳》:「弼為政特挫抑豪強,其小民有罪,多所客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